兄妹倆往山下走著,準備再搭車回橫山林場。
家里整個就剩十塊錢了,還得撐到月底,所以去鎮上百貨商店購物啥的,兄妹倆根本就沒考慮。
好在雖欠了外債,不過八十塊錢,對施家來說不算多
施常青一個月有五十一塊工資,施彥銘養傷期間降一級,也有六十三塊。
父子加一起一百一十四塊,阮靜秋和施彥銘又不用額外花錢吃藥進補了,家里緊巴點兒,下個月完全可以把八十塊都還上了。
施彥銘覺著再養十天,他的腿也差不多好了,他計劃著四月一號就去上班的。
上班了,他就能開滿工資七十六塊,所以再苦一個月,家里的日子就能打開點了。
而且現在靠著施愫愫的本事么,家里三天兩頭就有肉吃,也苦不到哪去。
只是馬上換季了,妹妹卻連身新衣服都沒置,這讓施彥明心里很下不去。
他就商量妹妹“要不,外頭的欠賬咱分兩個月還,等會兒我跟車隊里人借點錢和布票,先給你做兩身衣服吧”
施愫愫一口駁回“不要,咱欠的這八十塊里,不就有你車隊那幾個交好的,再借就是關系一般的。
你前腳借了錢,后腳就有人往外說了,別人倒罷了,我不想傳到梁家人耳朵里,讓他們再當樂子到處講。”
施彥銘一想還真是,這些事梁家傳出去,還關著韓東升和梁春曉,他們兄妹少不了又成了襯托人夫妻倆的墊腳石。
“那就算了,只是要委屈你多等陣子,到時哥的工資都給你,你就換著花樣把時興的都做了。”
“放心吧,花你的錢我可不帶手軟的。”施愫愫才不和他客氣。
阮靜秋出事后,家里多年攢的錢花都進去了。
阮靜秋的工作給剛結婚的施萍萍接了班,之后施萍萍要往家交一半的錢,為這個施常青還罕有地訓斥了施萍萍,放話說她要不好好在婆家過日子,就別做施家的女兒,這事兒才算完。
之后施家只施常青一個人的工資養家,阮靜秋也不能天天喝米湯,日就要給她熬個雞湯骨頭湯補補,家里著實艱難了一年。
兩年前施彥銘考上車隊,第一年的頭半年拿的學徒工資,后半年漲到了四十二,等最后漲到七十六塊司機的最高工資,施家的日子才又好過起來。
可他漲到最高工資也就是半年前的事兒,是因為他不僅開車技術沉穩全面,修車這塊兒他自學著也給鼓搗得特別懂了。
車隊里再沒第二個人有他修車技術好,少見的人材,所以林業局領導才越過那么多老司機,單給他提成了六級工,讓他拿了一月七十六塊的高工資。
當時可說整個林業局都震動了,車隊隊長一個月也才六十三塊的工資。
施彥銘的能耐實打實的擺在那里,確實攆不上他,所以羨慕眼熱的不少,卻沒誰覺著不應該。
也是從那會兒施家又重新能攢住錢了,施常青每個月都單拿出四十塊存著,說是給將來施彥銘和施愫愫兩兄妹一娶一嫁攢錢。
卻不想好景不長,施彥銘就出事了,別說攢錢了,剛攢下的二百多塊轉眼就花沒了,之后又在外面借了不少。
現在的八十塊外債,是前兩個月的工資加上施萍萍貼的,已還了二百塊了,不然施常青哪里借不來八十塊,何至于還要向施彥銘車隊的交好開口借錢。
施愫愫猜著,梁春曉就是跟韓東升說施家是填不完的無底洞這些,才把韓東升爭取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