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蓉不自在地應著,“是,她說葉副團這樣的男同志都喜歡柔情似水的姑娘,我什么也不用做,只楚楚可憐地站那里,不用一個禮拜事就成了,之后葉副團也不會覺著是我逼的他,以后再放下身段哄一哄,夫妻照樣和美。”
“可笑,天天伸手朝上,稍買個貴點的東西都做不了主,家里家外什么活都要干,像個老媽子一樣伺候丈夫,心情不好還要裝歡喜,她管這叫夫妻和美”施愫愫只能嗤之以鼻。
“誰有都不如自己有,伸手要還不給的事你還沒嘗夠嗎,還要再復制一遍那樣的日子
梁春曉和韓東升這樣你情我愿結婚的都這樣,你還想自己強人所難來的婚姻會被人善待就挺可笑的。
想改變現狀就自己努力,就算想靠婚姻走捷徑,也別整這么簡單粗暴的,看著也太難看了,男同志只會更厭惡,還心軟動腦子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是啊,家里的事她還沒看夠嗎徐寶蓉嘴角泛起苦笑。
什么副廠長家的閨女,那都是田大姐往她臉上貼金呢
徐寶蓉她媽和副廠長繼父是半得不能再半的半路夫妻,兩年前她媽才帶著她嫁到繼父家。
而她媽之所以能以三十六歲的年紀嫁給繼父,風韻猶存尚有姿色是一個,最主要是徐寶蓉去世的爸原來是代縣市政招待所的掌勺大師傅,做得一手好菜,多少領導都夸過的。
徐寶蓉和她媽那些年都跟著徐寶蓉爸學了些,雖比不了她爸的手藝,但做得菜吃過的都說好。
而她那位繼父就是好吃的,最中意的就是她媽的那手廚藝了。
徐寶蓉繼父老家是代縣的,一次回老家坐席時吃了她媽做的菜,后面就請了媒人來提親。
她媽也是天真,一聽說對方是洛城市里的大廠長,想著田大姐家也在洛城下邊兒的陵水,家里兄弟們都靠不上,她就想著嫁過來姐妹互相依靠著。
以前因為姐夫是團長,田大姐日子過得好,她媽羨慕得不行。
這一得了副廠長求親,她媽是生怕嫁晚了,催著徐寶蓉把接班她爸的市政招待所的工作都賣了,娘倆就這么跟著來了洛安市。
嫁過來后就都傻眼了,她媽一天到晚除了圍著廚房轉,就是忙著家里大大小小的所有活計,施愫愫說的一點沒錯,她媽嫁來就是給繼父和他的三個兒子當老媽子的。
甚至還不如老媽子呢,老媽子好歹還有份辛苦錢拿,她媽卻是白干的。
繼父雖好吃,卻是個手緊的,又防著她媽存私房錢,她但凡多買頭蒜都要被詢問半天。
還好當初剛一來洛安市,趁著她媽和繼父最好的那會兒,拿了賣工作的錢托繼父,找了他廠里一個家里孩子當兵沒人接班的大姐,從她手里買了工作,徐寶蓉自己也努力,前一陣子剛從車間里脫出來當了質檢員。
也是有徐寶蓉這個掙工資的女兒補貼著,不然她媽連換個月經帶的錢都沒有,這些說出去誰會信。
和田大姐家相距不過三個多小時的火車,之前兩年她們母女卻從沒來陵水串過門,都是大姨帶著表兄弟們跑去看她們。
繼父一天也不想她媽歇著,更不要提出路費買走禮的東西了。
若不是徐寶蓉在家會來事兒,又常借著大姨父和大姨說事兒,繼父想維護這門親戚面上就要顧著些,在家里的吃喝就沒讓她交錢。
可單位里食堂吃飯,徐寶蓉的穿用,這些都得花自己的,還要管著她媽的零花,逢年過節給大姨家走禮,加一起也不少了,工資根本攢不下啥,手里統共就二百六十塊錢。
而這些錢可不單是徐寶蓉自己的,是母女倆的。
一旦她媽沒用了,繼父肯定就不會管了,這些錢就是母女倆出去安家傍身用的,買個小破房子都夠嗆,徐寶蓉心里又怎能不暗自心焦。
徐寶蓉都已經二十了,周圍知根知底的都嫌她媽將來是個累贅,哪個又肯給她提親。
所以,田大姐這邊一說有葉副團這么個人,讓徐寶蓉過來,她就想說什么也要抓住。
而繼父知道了也少有的熱心,直接給徐寶蓉批了一個禮拜假,說是讓她最好把婚事落成了再回去。
現在不成了,回去還不知道要聽多少奚落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