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慧眼明心,的確是有。”方丈沉吟著,連遲疑都沒有,當機立斷悉數相告,“三年前,貧僧在洪江中救下這孤童,他本是命若懸絲,無力回天,某日卻忽有一女施主上門緣求素餅,也施手救下了他。”
其實,方丈對當年這段回憶不甚清晰
那日的經過,于他而言仿佛入夢一般,只隱隱記得廟里來了個清冷明貴的女施主,恍恍然一身白衣若謫仙,端像大慈大悲的女菩薩。
女菩薩是特地來救這小沙彌的,她來過后,小沙彌眉間隱隱生出一點紅痣,隨著年歲越發耀目。
而自己那時的恍惚,他則認為是佛跡顯靈,特上了他的身來釋法。
這小沙彌定是與佛有大緣,前有佛上身,后有菩薩來救,他決定將其培養成金山寺的下一任方丈。
也正因如此,見哪吒二人一來金山寺便盯著江流兒,不由緊張起來,又不免覺得這或許是另一樁佛緣。
畢竟小沙彌被佛看重,總是受大慈大悲的佛庇護的。
“素餅”哪吒一愣,心中泛起些許波動,腦海里驀地閃過不少回憶。
喜恰是只小饞鼠,每次從外頭玩完兒回來,都會拎著一大兜零嘴兒,眉眼笑得彎彎,唇角都偶有幾次沾上一點碎屑
他垂眸思考著,他似乎已經許久未給她帶過好吃的了。
“江流兒,你來。”
方丈揮手,將小沙彌喚到身前來。
他覺得,佛緣也要人懂得好好把握,便又將事情的經過講得更細一些,連帶小沙彌的來歷也悉數相告。
小沙彌不過三歲稚童,瞳色清澈懵懂,眉間一點朱砂痣更顯得純凈。
這么半大的孩子聽不懂他們的交談,只是聽從師父的話安靜地站在一旁。但三歲看老,如此溫靜的模樣,一看便知長大后也定是沉穩端持之人。
而同樣安靜聽著的哪吒,眉眼卻漸漸冷了下來。
“生父遇害,生母受辱,這孩子實乃命運多舛。”
方丈也不由為自己撿來的這個小沙彌嘆息,他雙手合十道“世事不可違啊”
當日方丈撿到這孤嬰時,隨江漂流下來的木盆里還有一封絲帛書寫的血書,講明了孤嬰的來歷。
生父陳光蕊原本是新科狀元,與新娶的夫人殷氏將赴江州上任,怎料在洪江口遭遇歹人劉洪。陳光蕊被殺,夫人殷氏溫嬌也被迫跟著冒充狀元的劉洪去了江州。
殷氏到了江州才發覺自己懷了遺腹子,唯恐劉洪又生歹心,為保全孩子,才只得將其放在木盆中,隨江而流。
也由此,這小孤嬰得了個小名江流兒
“出家人不言生殺,不問俗世,貧僧有心救江流兒,卻無力為他報仇。”方丈長嘆一聲,語氣也有幾分沉重,“只愿他往后身健體康,美意延年。”
只嘆自己也不過一介僧人,在這俗世之中,佛僧的信徒在日益壯大,可怎么也抵不過官僚一派。
若往后,他這小徒弟江流兒想得知實情,他也會如今日一般悉數相告。
若不真正了斷俗世嗔癡怨,談何六根凈。
“我曉得了。”哪吒沉吟一瞬,只覺那歹人心思如此惡毒,十有八九是妖魔作亂,“此事,我會去一探究竟。”
方丈微睜明目,覺得果然哪吒是這小沙彌的另一個貴人,行起佛禮。
“如此,貧僧代小徒謝過小郎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