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略有風波,又遇中興之主。”呂雉并沒忘記天幕所言與她拉鋸之事,語氣淡淡。
“不錯不錯,除了那靈帝小子太廢物,走得實在不體面,這么些年也盡夠了,”高祖舉杯,“來共賀我漢家四百年天下”
提到呂雉惠帝,避不開的關節是戚夫人趙王之死,大家都挺熟悉的,或者說這種關于“宮廷秘聞”、“后宮撕逼互相折磨”的故事向來被傳得最廣,男人們不斷把它寫進史書筆記故事,宣揚一個得到權勢的女人向情敵復仇時有多狠毒。
劉盈剛登基時,大家還保留了一些體面,呂雉雖然煩戚姬母子倆,但劉如意仍好好做著他的趙王,戚姬也只是被關進永巷舂米干活,不管生活狀態怎么樣吧,至少都活著。
劉邦早告誡過戚姬“呂后真爾主”了,然而她既聽不懂也閑不住,沒事擱那唱歌,“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
她要是抱怨呂雉也就罷了,卻還是惦記著“子為王”,屬于想不通了非要上點眼藥,表示我兒子如今依然是王,而“當誰使告汝”有串聯宮中與趙王之意,甚至是鼓動劉如意造反。
呂雉與戚姬的斗爭,說到底和營銷號所說的“大婆打小三”沒什么關系,是圍繞最高權柄進行的一場政治斗爭。
太后回憶起當年儲位動蕩,深覺母子倆不能再留,終于開始動作。
之前說過,劉邦在死之前對劉如意的安全做了一定安排,所以剛開始呂雉召趙王還京不太成功,屢遭拒絕。
周昌果然就很勇,直接和使者說我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把趙王召回去就是想把他宰咯,不敢讓他去,而且趙王病了,去不了。
回復使太后大怒,先把周昌弄回來再讓趙王來京,劉盈一聽不得了,親自去迎接劉如意,衣食住行都和弟弟一起,生怕一不留神弟弟就被老媽給害了,但沒防得住。
后來又親眼見證母親把戚夫人制成“人彘”,大哭,直接病倒了,跟他媽說這簡直不是人干的事兒啊,我作為你的兒子沒臉管天下了,從此以后便沉溺享樂,不再管朝事。
因為這句話,呂雉被古人罵了千年狠毒,劉盈又被現代人罵了幾十年生他不如生塊叉燒,但把這段故事剖開看,本質是年輕的兒子與盛年的母親之間的交鋒。
劉盈在這段歷史中的“仁”看起來已經完全超出了大家理解的范圍,你媽為你費心籌謀,你在這里搞背刺給敵人送溫暖,看起來傻得有點荒謬了啊。
但這種近乎荒謬的“仁”,正是劉盈要表現出來的。
呂雉前期的政治風格我們是清楚的,很強烈哈,當年和劉邦一起搞死不少人,把大臣剁肉醬分下去震懾,大家不說恐懼,至少也有點怵她。
這時候,新帝表現出的和善溫厚就很能吸引人了。
一個名正言順的正統帝王,對曾經和自己有紛爭的弟弟都如此友愛,甚至會為敵人的死去流淚惶恐,對太后的狠心深惡痛絕,好一個能讓臣子們依偎的寬大肩膀
除了壓不住強勢的母親,簡直是最好的保護傘。既然新帝抗衡不了太后,他們這些臣子加入他,不就成了么
世上也許有無緣無故的圣父,但劉盈絕對不是那種人。他也并不是所謂的基因突變,一對老虎生出只小綿羊,而是從登上帝位后,就目標明確地直指其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