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卻苦。天幕談及的傻子皇帝和王族內部互相爭奪權力還能當個樂子聽,但那動蕩亂世三百年卻能讓所有人感同身受。高居廟堂之人只考慮大而深遠之事,田間巷陌關心的卻是如何在亂世活下去。
庶民想到征戰不斷的王侯,想到胡人入關的中原,再想到南渡而下的士族,思索良久,去探求如此世道生存的法門。
黎庶向來最堅韌也最脆弱,盛世的一道旨意可能摧毀他們,一波洪水可能沖垮他們,亂世的烽火連天卻也能讓他們找到生存之地。廣袤四海,連綿草籽,春風吹又生。
幾日后,天幕再如往日一般到來。
帝王廟號和謚號就講到這里啦,有些蠻有意思的還沒提到,也會在其他專題談及他們時再敘一筆的。
西晉之禍屬于多種問題的疊加,但不可否認傻皇帝司馬衷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司馬炎一個玩政治的,怎么也算不上蠢人,最后還是要在太子這件事上犯病,相當于親手葬送江山。
繼承人這檔子事兒呢,一直屬于老大難問題。有的人是死活生不出來,有的還不如別讓他出生,有的吧,生了孩子也不會教,就歪著長。
部分皇帝輕松一射,把孩子丟給后宮撫養,扔給學士教導,自己是一點兒不問,等孩子出問題了就說“長于深宮婦人之手”,也不尋思一下宮里最陽剛的男人哪兒去了。
也有一部分皇帝可以說是手把手把孩子拉扯大的,很困惑啊,朕親眼看著長大的乖乖兒子怎么就變樣了呢他小時候可不是這樣的,一定是你們把朕的太子給帶壞了全部拉出去砍頭
本來嘛,教育就是個挺嚴肅的話題,現代好多人都學不會做家長呢,每天上網都能看見小孩兒被家里管崩潰了。現在至少還有兒童教育科普和心理學知識可以學習,古代直接就是兩眼一抹黑。
最要命的,古代皇室的繼承人教育,除了傳統的“父”與“子”,還摻和進去“君”與“臣”的關系。有絲毫不在意這個的,咱和咱兒子就是世上最親密的一家人,也有特別看重這一點的,覺得太子勢力太大又太年輕影響到自己位置了。
總而言之,擰巴,且畸形。
在這種情況下,太子能平安長大繼位的可能性確實有點低哈。之前看過不完全統計,只有四分之一的太子成功坐上皇位了,別的要么夭折要么出事要么陷入政治斗爭,不知道和太上皇哪個風險更高。
各朝君王沉思之后,召來太子伴駕。
這個專題呢,主要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歷史上一些教育和繼承人問題。
我們知道,但凡知名君主,很難逃脫這方面的抉擇,掙下偌大家業,總不能隨隨便便交出去,不求繼任者能再創輝煌,至少不能把家底子敗了是吧,女帝就更愁了。有道是不怕富二代花錢,就怕富二代創業啊。
然而皇家好像很難順利完成權力交接,父子關系緊張的,兒子反了;父子關系很好的,兒子早早病逝,白發人送黑發人了;父子關系不好說,比較微妙的,兒子接到矯詔很果斷啊噌一下就自盡了,旁邊人攔都攔不住;也有當影帝的,太子時期演著演著大家都看感動了,一上位就原形畢露。
還有人尋思我真生不出來啊沒辦法,宗室里找一個過繼吧,過繼來的兒子就比較,嗯,大家都懂的;還有一些皇帝死得很突然,嘎嘣一下沒準備,沒有直接繼承人,大家也只能在宗室里找個人推上去,結果繼任的要么是書畫雙絕的千古昏君,要么是手段純熟但我就是不上朝的道士。
啊,真是精彩紛呈的幾千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