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權力消失了,但諸侯王只要存在就是個麻煩,團吧團吧還是挺讓人頭痛的,要么漢武帝時期依然要想辦法搞推恩呢,尾大不掉啊,它就不是一代能解決的事。
劉啟奪諸侯國權力,拆分大國,再封自己的兒子們,就是一個“將能信任的自己人安插到位置上,然后專心搞內部功臣問題”的舉措。
所以他囑咐栗姬妥善對待各位皇子,就不單是一個內廷宮斗劇性質的親情題,而是整體朝局上的剛打完要清君側的諸侯王,功臣還沒按下去呢,要是新上位的太后和皇帝對諸侯王處理方式有問題,誰知道又會鬧出什么動靜來
栗姬對此什么回應大家也都知道了哈,不過這里還是要幫人說句話,她不樂意是不樂意,但罵“老狗”這個話的出處依然是漢武故事,正經記載就是“言不遜”,雖然也沒多尊重就是了
這個說法實在太可樂,可能大家也覺得貼栗姬人設,不ooc,所以流傳很廣,慢慢的栗姬作為大漢女神醫一句“老狗”竟讓景帝氣得多活十年的地獄笑話就深植人心了。
所以嘛,要說栗姬失敗于出言不遜得罪皇帝,還不如說是因為政治理念趕不上趟。
劉邦感嘆:“當太后的還是要有點腦子。”
但太有腦子也發愁他看了眼身旁老妻,想到劉盈那個“惠”還是深覺頭痛,也罷,喝酒喝酒。
呂雉還不知道他,冷笑:“我看這杜撰的也沒什么錯,祖宗便是老狗,后世皇帝被罵兩句自然不冤。”
高祖嘿然,這文帝景帝眼看著不是皇后血脈,她要罵自己兩句也無妨。又盤算一番,諸呂之亂后便是文帝登基,七國之亂也被景帝平息,文景之治后是被盛贊的武帝,大漢運道不錯。
可惜天幕只說景帝名姓,不知是哪個小子上了位,早點知道還能讓乃公撈來培養一二
下一代皇帝還是要接手諸侯王問題,這個又逃不掉,可能的下一任太后栗姬的態度如此,劉啟自然要斟酌起來。
同時還有不可忽視的其他因素,太子太傅魏其侯竇嬰,七國之亂后“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雖然和太后因為梁王有矛盾,但后期桃侯免相,竇太后數言魏其,景帝曰“太后豈以臣有愛相魏其者魏其沾沾自喜耳,多易,難以為相持重。”這里就能看出來,打斷骨頭連著筋,他和太后其實切割不開,景帝也不樂于見外戚再興。
尚是太子太傅已勢大至此,劉榮登基了他不得上天平庸之君壓不住這樣的老師,竇氏凡三人為侯,這什么恐怖配置,哪個有遠見的皇帝能放心
另一位諸列侯莫敢與亢禮的周亞夫在這件事上的表現是“上廢栗太子,亞夫固爭之,不得。上由此疏之。”這個就不太好論,說他是太子黨也合理,都“固爭之”了;說他不是也有道理,廢長立幼大臣們爭一爭不奇怪,見仁見智哈。
再加上栗姬長公主與王夫人之間的暗流,武帝母親王娡實在太聰慧也太明白政治時機,一擊即中,劉榮的位置當然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