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大才,還是留在身邊頌圣的好。
“堯母門”的存在,后世認知不一。
支持者表示,提到“堯”這個字,鉤弋夫人的rivie已經盡數體現了。堯是什么人,古帝王啊,武帝給小兒子生母這么一個門,妥妥的對太子不滿已久打算換小兒子上位。
反對的人也挺多,主要就是班固在漢書這個神來一筆,前面并沒有可考的記載。
鉤弋相關筆墨挺少,但皇子十四個月出生,皇帝贊堯母這樣帶點神異色彩又很有政治意義的事情不能漏記吧史記及其增補啥也沒有啊。就連大家都覺得很離譜的漢武故事也只提到十四個月生子這件事,沒有堯母門。
因而呢,許多人認為班固在此的”“堯”和“趙蛇”記載,是和劉邦赤帝子斬白蛇、劉徹夢日入懷出生一個性質的、對正統帝王進行的一種政治神化,不可全然盡信。
劉徹和堂中的趙禹張湯面面相覷。
古圣賢之名這種事吧屬于有意者自有心,無意者不覺有異,以堯舜禹湯為名寄托愿景也是常事。
若陛下當真對剛出生的幼子抱有大期待,為何不直接以“堯”為名何必迂回,給生母賜“堯母門”,天子能是那樣兜圈子的人
還在路上的司馬遷思索,堯舜亦是英主,前人對其記載卻少,寫史當從五帝始。
再者,如果確有其事,也很難說清武帝的意圖。
因為他有個弟弟就叫劉舜。皇帝要真信這個,常山王早該被勒令改名了皇位上的人還叫“徹”,正在搞推恩全力打壓諸侯,你一個諸侯王怎么敢叫這個名字的呀,活太長就直說。
很多人被豬豬這個花名和孝武皇帝這個謚號誤導了,以為他是“略輸文采”的雙開門冰箱糙漢,實際上人還挺文青的。秋風辭寫得就挺好,大家學中國古代文學,學到漢大賦,學生們一讀,司馬相如寫的什么東西,字都是中文,拼在一起像看天書。
然而主不在乎,豬愛看那前提至少是劉徹能知其意,解其美呀。
漢武帝取名的東西不少,朔方之名出自詩經,“天子命我,城彼朔方”。武威郡是天子的武功與威勢,張掖郡是“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意氣風發的小將軍把帝王御賜之酒傾于泉水與將士們同飲,酒泉便流過千年。
可以看出來,劉徹的取名風格就是這個調調,他的“堯母門”可能也就是引堯十四個月出生的典故,沒有那種政治暗示。
始皇帝對大漢天子的窘迫事樂見其成,聞言只笑:“這漢武帝到后世居然也只落得一句略輸文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