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天幕提及農民起義,多次說不起眼的貧苦百姓,便有野心家尋到機會,開倉放糧者眾多拳頭不夠大的時候,反暴君而行之的“愛民”便是個好招牌。
因常年修河開渠而面黃肌瘦之人倒是久違地吃了頓飽飯,瀕死的民眾被救回不少,各路人馬都狠刷了一波名聲。
薛道衡在路邊看了一陣,能留住人的,從來都是些真切而堅固的東西,民心也需長久經營。高高在上許多年,縱然一時施恩換得名望,焉能長久,百姓豈會分辨不出。
詩人還不知自己逃了一命,繼續頌著他的小雅,魚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能讓此代的貧民緩一口氣總是好的,但誰可補天實在難知。
天幕結束得悄無聲息,還是晉王的楊廣扔掉手中的火把,陶然于沉香和甲煎。站在他隊伍里的臣子離去了,圍在他身邊的宮人退去了,楊素像他拋棄平民一樣反過來拋棄他,母親氣得昏厥,父親暫時顧不上他,只送來一把白土。
他獨自坐在空無一人的殿中焚香,北風烈烈而過,香氣沖天,他想將那把土丟掉,但它頑固地粘在手上,像無數已死的生靈牢牢攀附掌中。
楊廣只能像后世說的那樣吃下它,但白土無窮盡,直到腹中鼓脹也沒能消失。楊廣不耐煩地垂手,觸到一旁焚香的火堆,泥土滴落其中,濺起星火無數。
螢火一樣的光亮照徹長夜,漸成無法挽救之態。沉香甜潤甘涼的氣味彌漫四野,大興城的日月于香霧中朦朧,蘇醒的帝后看著晉王處沖天的火,并不知該向誰托付身后事。
死了一個逆子又當如何,楊勇難道是能擔天下的料子么。
但這次的新天幕卻來得極快。
恩格斯有這么一句話,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隋末的累累白骨是曠世人禍,皇位上的人要為之獻出自己的頭顱,繼任者也要對此給出他的解答與補償。
春秋圣賢的時代過去了,國境歸于“至圣”的皇帝;神王的時代落幕了,金烏不再來,“神”賜下權柄的天子傳至今日,死于平民的火;在此之后的,是屬于“人”的君主。
鳳凰涅槃是郭沫若為西方神鳥編織出的詩歌,東方的鳳是不死的,但他同樣要回望平民點燃的烈火。
運河水奔流而過,江川滔滔,日月昭昭,鳳凰的羽翼拂過寂寥世間,留下能傳萬古的詩篇。
西方有快樂王子的故事,燕子啄走王子寶石做成的眼睛,換來普通人的快樂。東方的王子披著他的鐵甲轉戰千里,鳳鳴聲劃破蒼穹,帶來屬于百姓的世代。
青史在上,不斷叩問他,你是否愿意以你華美的羽翼安撫黎庶的痛楚,像西方的王子一樣,獻出你寶石的眼睛和鉛制的心
東方的公子乘著鳳,笑說不必,我的心是滾燙的,我將親手改變這一切。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