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燕慶、肅皆邊虜,歲令訓將練兵,有事皆得提兵專制便防御”的政令一出,藩王們就得到了御虜的兵權。宗室當然可以抵御外敵對內威懾,但當皇帝的心里也清楚,這是把雙刃劍。
藩王在各地駐扎,還有兵,還二十幾個。有些皇帝兩眼一黑,直呼痛苦,也能想通朱家到王朝末年那么多養不起的宗室是哪兒來的了。
最開始這么多人,削藩激得燕王造反,藩王登基后想必不會再給其他藩王留什么權力。再加上明太祖對朱姓宗室的優待,當然要可勁兒生。
朱樉蹦起來“爹,我可是您的親兒子,哪有侄子上來就對叔叔們動手的老四是什么人我最清楚,肯定是侄兒不好,爹不能眼睜睜看著咱們被削啊”
“鬧什么”朱元璋腦殼劇痛,二兒子除了胡鬧還是胡鬧,要他來說,原本歷史軌跡上朱允炆削藩第一個被削的就該是他
沒成想身旁的朱棡也撲過來抱住他的腿干嚎,什么兒子難做叔叔難當,侄兒未來要削藩他這個做叔叔的聽著就難受,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話不能坐下來好好說。他爹被念叨得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當即就抄起棍子要給他倆一人一下。
朱棣扶額,二哥三哥你們也真是的
曹丕倒有了新的思索,朱元璋這番操作,不就是將開國功臣的軍權剝奪后交由皇子明祖擔憂功勛集團尾大不掉,又不放心蒙人,所以用宗室抵御,看來也無甚效果,皇子皇孫得到兵權會生出新念頭。
他舞了會甘蔗,想王朝更替當真有意思,漢帝立國后對功臣動手,后來的漢帝平劉姓諸侯,大魏壓制宗室換來權臣世家,司馬懿后人卻又重宗室。
宋朝開國的酒杯沒有真正讓御榻安穩,無法自保,何談帝業,明人趕走異族,為了再防異族讓藩王有兵,換來新的輪回。
天下豈有不亡之國,碌碌百年,囿于王權帝業,轉眼便成故紙灰堆。他一時失去興味,只讓宮人記錄天幕之語,徑自回到殿中。
憂心忡忡的老朱對兒子們做出了指導,比如讓人寫昭鑒錄,詳細列舉從漢代開始藩王們的經歷,幫助皇帝的善終了,有小心思的死翹翹了。
寫完讓人給藩王們發下去讀吧,這就是咱朱家的青年教育讀物了,愛的昭鑒。
又拉著孫子的手聊天,說我把邊關御敵的事情交給你叔叔們你就可以放心咯,朱允炆說邊虜有問題藩王們可以壓制,藩王們有問題我咋整
朱元璋配合,大孫砸,你想怎么做,他乖孫就說出了非常經典的那段話“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地,又不可則廢置其人,又其甚則舉兵伐之。”
看看,多么有條理,多么和善的皇太孫,簡直令老頭淚目。
現代總有人哄家里老人,對對對都按您說得辦,老朱頭大概沒想到自己也被孫子哄了,在他兩腳離地了大明就拜拜了之后,祖孫倆這段對話,就被朱允炆撕吧撕吧隨風散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