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就容易犯迷糊,唐玥在沙發上瞇著瞇著,竟然睡了過去。
等驚醒時,發現有人在叫自己。
“唐玥,唐玥”
唐玥立刻出去,看到叫自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鄰居崔二娘。
“你個小丫頭,怎么還愣神了,叫了你好幾聲。”
中午睡覺效率高,稍微瞇一會兒就不困了,此刻精神頭足足的。
她伸了個懶腰,人舒坦了神情都是笑意盈盈的“二娘,你怎么又進城了。”
崔二娘一副“長安城里我常來”的模樣“來買簪子戴,你王阿兄送我那幾支銀簪子都太舊了,這不,昨晚給我錢,讓我今兒自己進城來挑。”
說完,心虛地摸了摸荷包,荷包里根本沒揣那么多錢。
昨兒唐玥的話刺激到她了,一天收入將近百錢啊,趕上王大郎十天半個月的工錢了,再加上唐珺也有工錢,以后唐家的條件豈不是會再度越過老王家去。
原本說話都愛帶著三分裝,現在更不能落了下乘去,說話那可得提著勁兒,什么話都要往闊里顯擺。
唐玥“嗷”了聲“可得挑幾支好看的。”
還“幾支”呢,崔二娘一支都舍不得挑,她就不是來買簪子的。
闊綽裝完,崔二娘還惦記著正事,湊近了問“玥啊,昨兒你不是說教我做點心嗎,就你賣的那些,棗糕,蛋撻,現在教我吧,教完我好去買食材。”
合著這趟進城,是來買食材的。
還要順便學個藝,不交學費的那種。
唐玥想起來昨晚崔二娘到她家,想學東西還頤指氣使,沒有一點虛心求教的樣子,原本還想勸她莫要做甜品,這行的成本很高,卻得到“你都能做”的鄙視。
唉。
勸人不醒,不如一松。
“教不教啊,瞧你小氣的,別忘了當初你耶娘去世,是誰時不時給你們送吃食,接濟你們兄妹倆。”見唐玥沉默,崔二娘沒好氣道。
唐玥沒忘那段最難捱的日子,雖說是原身的記憶,現在感同身受。
幾碗打發人的番薯面窩頭和索面,此后便時常掛在嘴邊。
也正是為著那幾頓飯,唐玥沒有恩將仇報,和鄰家撕破臉。
既然那么想學,教就是了。
“二娘還是那么急性子,我又沒說不教”她掰著手指把需要的食材一一數出來。
蜂蜜、牛乳、白糖崔二娘聽的迷迷糊糊,她沒買過這些東西啊,鄉下人家哪舍得買牛乳喝,誰知道這得多少錢。
“記住了嗎”
崔二娘茫然地點點頭,嘴里念叨著“蜂蜜、牛乳、白糖我去鋪子里看看啊。”
唐玥點點頭,目送崔二娘離開。
這些食材在大乾朝都不是平凡之物,就連普通的雞蛋和紅糖也不便宜,若她兜里真揣了買簪子的錢,這下,要花干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