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讓陛下找由頭被迫交,不如主動一點,但俞老將軍交了兵權后,俞將軍和俞少將軍手里還有一部分兵權,陛下對這部分權利一直都是忌憚的,但因著俞家老老實實,所以陛下一直沒找著機會。”
“其實,俞老將軍上交兵權后,還曾動過帶著俞家全都到邊關去生活,但陛下自然是不肯的,甚至還以俞家為昭明奉獻太多,此時昭明穩固,將俞家幾位將軍全召回皇都,重新指派了一部分武官前往邊疆鎮守。”
“現如今,這么多年過去了,陛下始終沒有斷絕收回俞家手中剩余兵權的念頭,那些武官在軍中也站穩了腳跟,陛下也就能對俞家下手了。”杜聿明說得很緩很平靜,雖然很殘忍,但這便是事實。
即使再衷心,也敵不過猜忌二字,當今圣上,難道看不出俞家的衷心嗎,當然看得出,還因著這份衷心,經常表現出對俞家的寬待,無論是俞將軍還是俞少將軍,在朝堂上的搞笑事跡都能將皇帝逗樂。
但明白忠心是一回事,猜忌又是另一回事,他不能保證俞家永遠都忠于皇室,那么就趁著還沒有威脅的時候斬滅便是了,寧可錯殺不肯放過。
俞決聽完杜聿明的話,低垂著眼,緊抿著唇,久久不語,心里頭其實隱隱有了猜測,只是真被人說出來,難免有種悲哀,為國盡忠到頭來卻被效忠的君王給捅了一刀。
戰場上的敵人,好歹是正面對決,而自己人最喜歡背后捅刀子,防不勝防。
云慕離看出了俞決的失落低迷,但他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只能更緊地握住對方的手,試圖給他一點力量。
為人臣子,最悲哀的莫過于,所效忠君主的不信任。
“我明白了,其實早有猜測,只是祖父與父親忠心了一輩子,怎么也不敢相信這些罷了那思和呢,思和可是陛下專門培養出來牽著俞家和魏家的,他沒有絲毫背景,沒有犯錯的情況下不應當被舍棄。”
俞家是因為握有重權被忌憚,那云慕離呢沒有任何背景,全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以他的性格也不可能做出背叛皇帝的事,那為何也會遇害呢
“因為云丞相,太過正直了,水清則無魚,現在朝堂,是一灘渾水,陛下培養云丞相,單單是為了讓他牽制俞家和魏家,所以他必須保證自己的絕對中立。”
“但云丞相因著自身理想抱負,所以看不慣魏家做派,很多時候都會幫著俞將軍說話,雖然云丞相本人知道不是偏幫,而是站在正義的一邊,但在陛下眼里,這便是脫離他掌控的表現,他只需要一個聽話的臣子,并非一個正義的臣子,所以陛下在對俞家下手之前,會先處理了云丞相。”杜聿明說這些的時候眼里全是對皇帝的諷刺和厭惡。
那個人為了自己皇位的穩固什么都能做得出來。
俞家的事情也就不多評價了,畢竟自古以來很多帝王都會忌憚手握重權的臣子,當然也不缺那些本來忠心,但后來卻造反的權臣。
除掉俞家,雖然很齷齪,但皇帝的擔憂,前朝也有過這樣的范例。
但云慕離這樣地清官就因為過于清廉,便也要遭受毒害,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云慕離真的沒想到是這樣的原因,無論怎么看都有些草率了,他都不知道還能說些什么來表達心里復雜的情緒了。
俞決不動聲色地看了眼杜聿明,133給的資料,明明說的是觸及皇家丑聞,所以云慕離才被秘密處死,對外宣稱因病去世,看來資料上展示的也并不全面,昭杜聿明所說的來看,丑聞應當只是個誘因,皇帝早就想對云慕離動手了。
“五皇子殿下,您先前也說了,思和的存在是為了制衡俞家和魏家,那思和被害,俞家也敗落后,魏家不是一家獨大了嗎,這難道會是陛下想要看到的嗎”俞決抬頭直視杜聿明,現在要完全冷靜下來了,問這話并非是不信任杜聿明,相反他完全信了杜聿明的話了,他只是想知道所有被陛下玩弄鼓掌的臣子,到底是何種下場。
“魏家自然也不會落個什么好下場,魏家家族龐大,陛下是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魏家子弟的,至于會如何動手,便不得而知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