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氏“太仆寺卿陳大人的嫡出次孫。”
孟蝶“宮里德妃娘娘的娘家”
溫氏“你連這個都知道”
孟蝶“我爹原本在翰林院,經常為圣上起草圣旨,當年封妃的圣旨就是我爹寫的。”
溫氏震驚“怪道呢,我爹常說翰林院不同,是天子近臣,以前不懂,現在我倒是有些懂了。”
翰林院那就是皇帝的秘書團,聽著官可能不大,架不住人家經常能見到皇帝啊,這世間可不單單枕頭風風大,這種天子近臣的風,照樣大得很。
孟蝶笑笑。
溫氏“你既然知道,他們家怎么樣”
孟蝶“德妃娘娘是先帝還為太子,太祖皇帝還在時為陛下指的良媛,據說一貫勤謹謙恭,與皇后娘娘格外親厚。”孟蝶壓低了聲音“小道消息,先帝朝時貴妃給太子妃難堪,是她出頭代為受過。”
溫氏點點頭。
孟蝶“太仆寺卿陳大人我不太了解,有一樣不大好。”
溫氏“怎么”
孟蝶“現在陳大人的妻子不是原配,陳大人共有四子四女,長子原配所生,次子是庶出,三子四子都是繼室所生。長女就是德妃娘娘,也是原配所生,次女是庶出,三女同樣是繼室所生,聽說還有個四女也是庶出。”
“父親給瑾妹妹相看的是長房嫡出的次子。”溫氏微微嘆了口氣“瑾妹妹的婚事你知道的,瑾妹妹是他們這一代的長女,論理長女一般都嫁予長子做宗婦,可偏偏。”
偏偏李瑾是庶出,門當戶對的人家,絕對不可能娶個庶出的女孩兒做家族宗婦,可李瑾若是嫁的低了,她是長女后面的妹妹們又怎么說親事
勛貴與文官家不同,文官通常是一步一步走上來,結兒女親家時都看當時的官位,很多后面兒子取的媳婦姑娘嫁的姑爺,比一開始的還要好,這種不會被人說反而會羨慕,因為這表示這人做官很成功,步步高升。
勛貴就不一樣了,你這是出道即巔峰,巔峰時候結親的人家都不行,人家只會以為你們家走下坡路,后面小的搞不好就會無人問津,故此勛貴人家的長子長女結親都格外慎重。
又因為嫁妝的原因也格外注重嫡庶,嫡女能從母親那里格外多一份家私,庶女可沒有。
“母親為了瑾妹妹的婚事一直在發愁,京城中合適的人家實在是太少了。”溫氏嘆息“現在又不比姑母們那一輩,那時候京城子弟不夠多,外嫁也是正常的。”
孟蝶“這個我知道,而且那會兒剛打完仗不太久,很多武將之間還有同生共死的情誼在,無論是低嫁還是高娶,總是情誼在那里,外人也不好說什么,規矩也沒那么多。”
溫氏“可不是,如今這規矩是越來越多,感情是越來越淡,都講究個門當戶對,又要都在京城內的人家。”
最可悲的是,在這種時代的洪流變遷中,個人的力量很微小,大范圍的環境在改變,你就只能跟著環境走,除非你要當太祖皇帝。
孟蝶想到自己“就算有個繼出的祖婆婆,好歹婆婆是親的,真有什么也輪不到她一個次媳如何,上面還有婆婆和長嫂頂著呢。”
“這倒也是。”
妯娌兩人一邊聊著,一邊又把頭面的樣式定下來,李瑾不但是侯府他們這一代的長女,更是他們大房的,作為兩名親嫂子,添妝的時候絕對不能寒酸,當然也不能太張揚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