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你也不用怕,我自己的身體我自己清楚,實在受不住的時候,會說出來自己找機會歇一會的。”
聽孩子他爹這么一說,見他終于不像過去一樣愚孝,聽不進自己意見的時候,李氏心理還是有點開心的,覺得孩子他爹終于開竅了一點,不再像過去那樣見不得人說一句公婆不好。
不過到底常年在公婆手底下混著,要是得罪了公婆,也怕自己小家以后的日子不好過,李氏小聲的問道
“那要是孩子他爹你以后不像以前那么努力干活經常歇一會的話,爹娘那邊有意見要怎么辦”
這么多年下來,估計不只是劉父劉母,就連原主的那些兄弟妯娌們都已經習慣了二房這邊承擔大部分重活雜活的日常生活情況,這個時候二房這邊想要突然撂挑子,估計會引起其他人的強烈不滿和指責,對二房這邊在劉家的處境還是非常不利的。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做父母的權利可是很大的,就是不小心打死了兒女,那也是不犯法的。
要是惹急了父母長輩,他們完全有權利直接把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給賣了,讓作為子女小輩的人就是有苦也說不出
在這個講究孝順,長輩大于天的年代,一般做小輩的人都要聽長輩的,要不然一頂不孝的帽子戴下來,那可是非常不利的。
李氏的顧慮陶長安多少也是知道的,說實話在自由慣了的現代活了一輩子,一下子讓他適應古代的人情社會規則,還真得有點不適應。
不過到底是已經活過一輩子的人了,不是說人老成精嘛
不能夠明著違抗這個古代社會的規則和父母的命令,還不能夠暗著來嘛,反正盡量做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而且不是到了活不下去或者實在是跟父母撕破臉皮了,一般的道德風俗也不會允許父母隨便的發賣子女兒孫,要不然唾沫痱子和那些流言蜚語就能夠讓他們喝一壺。
在這個十分講究宗族和名聲的時代,一般人家要不是遇到了非常重大的意外,父母長輩想要無緣無故的就告兒女不孝,賣兒女孫輩什么的為了村里宗族的名聲,村里和宗族一般也會出面阻止的,倒不是說父母想要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的。
要是一個村子或宗族名聲不好,可是非常影響那個村子宗族兒女嫁娶等各方面利益的,可以說有一個好名聲,無形當中能夠帶來一個村子宗族非常大的好處。
所以說站在小輩的角度來看,對父母那邊也不是一點反抗之力都沒有,只要自己站理,讓村里宗族站在自己這邊,劉父劉母他們就是想要輕易的拿二房這邊怎么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考慮清楚了其中利弊以后,陶長安安撫道
“孩子他娘你不用擔心,我心里有分寸,你只要在旁邊不用做聲,照顧好孩子們就行,其他的由我出面做就行。
畢竟我也是因為給家里干活才受的傷,身體因此變得虛弱不能夠像過去那樣干那么多重活也是正常的嘛”
反正自己再怎么不受家里重視,但怎么說也是成年男丁了,說話做事還是有點分量的。
即使自己偶爾做的有點出格,最多也就是被族里村里警告一下,屢次不改才會考慮對自己進行懲罰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