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令月近來確實和霍光走得很近,但無關風月。
早在第一次聽到長陵神君的“霍將軍精氣少,命不長”讖言時,少年老成的霍光就起了疑心,懷疑有人要害兄長,故意散布讖言讓天下人覺得兄長英年早逝是天意難違。
但那時的他只是個小小郎官,年紀更才十歲出頭,即便心中有疑也只能將擔憂埋在心中,持續關注。
如今,陛下因為兄長的功績將他提為御史,他于是舊事重提,將長安城近來流行“霍將軍精氣少,命不長”讖言一事告知陛下。
劉徹大驚,懷疑有人行巫蠱害驃騎將軍,令張湯嚴查。
所以李令月這幾日才頻繁與霍光見面,為了拿到一手調查資料。
除此以外
“子孟哥哥”
李令月直言不諱“聽說老將李廣因為迷途失期,在軍中自殺了”
“確有此事。”
霍光道“大漢軍律,失期當斬,李廣老將軍自行了斷,也算是”
“但舅舅說他并沒有軍法處置李廣的意思,雖然依律派使者去李廣處問罪,卻也備好了為李廣求情的奏章,回長安以后只需交贖金便可脫罪,頤養天年。”
“此話當真”
“這些是舅舅親口對母后說的,他至今都對李廣的沖動感到惋惜。”
“那”
霍光皺眉。
直覺讓他感覺有些不對勁。
不論是“霍將軍精氣少,命不長”的讖言,還是負氣自殺的老將李廣
“子孟哥哥”
“四公主請講。”
霍光眼神熱烈地看著李令月。
李令月道“李廣之子李敢在霍哥哥麾下,子孟哥哥要多加關注。”
“四公主可是擔心那句對兄長不利讖言會應在李敢身上”
“天命不可測,不是嗎”
霍光不相信。
他知道,四公主也不相信。
否則不會有如此一系列的積極舉動。
漠北大決戰取得了重大的戰果,但是相對的,因戰爭的巨額消耗導致的帝國經濟問題也越發嚴重。
劉徹于是更改稅法,發行白金幣、白鹿幣等試圖重新填滿國庫,然而白金幣的推行被百姓嚴重抵制,最終不了了之。
反倒是以桑弘羊為首的財政官員通過核算敬武紙在地方的銷售情況,向皇帝提出將鹽、鐵、酒等物收為官賣。
劉徹認為此法可行,同時他也進一步收縮諸侯王的權利,將還在市面上流通的非五銖錢的錢幣以各種手段回收國庫,融化重鑄,以此維持國家的經濟運行。
“如果百姓能種植產量更高、更快成熟的莊稼,民生情況應該會大幅好轉吧”
忙碌之余,劉徹不免感慨。
所幸戰爭已經暫時結束,遠走大漠的匈奴短時間內很難再對邊塞地區造成威脅,而大漢的商人們跟在張騫的西域使團身后,也開始絡繹不絕地將絲綢、茶葉等漢帝國獨有的特色產品帶入西域,換回西域的各種奇異之物。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至少,看起來是這樣。
關于李敢襲擊衛青這件事的具體發生時間,司馬遷的史記寫得很模糊,只能通過李敢和霍去病的死亡時間反向推出襲擊事件最早發生在元狩五年末。
通常而言,子女在剛得到父母死訊時最容易情緒激動,做出沖動行為,李敢卻是在得知父親死訊一年多以后突然襲擊衛青,這點就很不尋常。
李令月由此確定,李敢襲擊衛青背后,存在一個巨大的陰謀。
結合霍光對如今長安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的“霍將軍精氣少,命不長”讖言的分析,她決定去蹄氏觀見長陵神君。
讖言源頭是蹄氏觀,長陵神君必然與此事有諸多關聯。
和姐姐衛長公主一樣,陽石公主也從小就暗戀表哥霍去病,因此,衛長公主被賜婚平陽侯曹襄時,陽石公主心中一陣竊喜。
霍去病被封冠軍侯時,陽石公主更是喜不自勝,這意味著表哥霍去病隨時可以尚主,而宮中正值婚嫁年齡的公主只有她和諸邑公主。
遺憾的是,霍去病被封冠軍侯至今超過兩年,自己也年滿十四,但不論父皇還是母后或是衛青舅舅,都始終不提霍去病的婚事,四皇妹又突然告訴自己,近來長安城內流行“霍將軍精氣少,命不長”的讖言。
陽石公主頓時大驚失色“這該如何是好如果表哥真如讖言所說那該如何是好”
李令月道“讖言來自長陵神君,或許長陵神君知道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