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晴將冊子遞給旁人,上前細看,又是激動又是神奇,對蕙香道“蕙香姐姐,我在家中是見過金器的,可沒這個做得精美。”
蕙香拿柔軟的布巾細心擦拭,然后小心翼翼把香薰放進去,道“這個比著里頭的勝在做工精細,里頭的料子比這好的多的是。”
“跟著姐姐,可是讓我長見識了。”萬晴笑道。
兩人費了幾乎一天的功夫,才將殿中的東西盤點完,累得人仰馬翻,各個有氣無力,萬晴卻是激動得滿臉通紅,她可算是開了眼界。
鄭湘在宣政殿看郡縣的計帳,翻冊子翻得頭昏腦漲,磕磕絆絆看完一個郡,然后像條咸魚似的,仰身靠在椅上心中感慨,處理政務這事果然吃天賦。
天賦選手姜榕的桌案上已經堆了一摞,鄭湘信心受了打擊,差點不想吃這個苦了。
然后鄭湘還是低下頭繼續去看,只有了解國家的財賦情況,才能對接下來的國家大政心中有成算。
看了幾日,鄭湘心里對各郡縣的情況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姜榕早已轉去處理其他奏疏。
日子如流水般轉瞬流去,轉眼到了顯德六年。
一日,帝后二人均在書房,只見中書舍人急匆匆送來一封奏表,道“啟稟陛下娘娘,東可汗送來的奏表,說愿依漢家故事,請陛下允和親之事。”
和親
鄭湘的頭頂上仿佛響了個焦雷,急問“什么和親誰去和親”
姜榕就一個她所出的女兒,她就是鬧翻臉寧死也不愿意讓女兒去和親。
姜榕被陡然拔高的尖利聲音嚇得手一抖,未看奏表,先轉向鄭湘,笑著勸慰道“莫說小魚年紀小,就是長成了,我也不愿意女兒外嫁。”
姜榕這話不獨說與鄭湘,也說與大臣。
鄭湘聽了,回神過來,但仍心有余悸,于是起身走到姜榕身側,共觀這份奏表。
北虜前些年因為內亂分成東西兩部,東部因勢弱依附大周,共同對付西部。
東可汗想加強和大周的聯系,于是派遣使者向大周求和親。
鄭湘看完,眉頭微擰,問“東可汗多大了”
姜榕道“近天命之年。”
“你怎么看”鄭湘心中惴惴。
姜榕轉頭對中書舍人道“你們回去商議一下。”中書舍人退下。
聽完這話,鄭湘詫異地看著姜榕,道“你允了”
姜榕握住她的手,心知女子心軟最是感性,放柔了聲音與她解釋“東可汗內附,如今算是大周的藩屬,若是拒絕和親,只怕會引發他們猜疑。”
鄭湘道“夷狄之性,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