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鄭氏算是鄭湘的家族。鄭湘聽了,忙搖頭拒絕“鄭氏就算了。”
姜榕抓過鄭湘的手,解釋道“世家說著名頭上好聽而已,不如兵權來的實在。李英在軍中有威望,門生故吏也多,比世家有厲害多了,是一門既惠且利的岳家。”
鄭湘笑起來“我難道不懂這些你選的必然是好的。我信你。”
姜榕聽罷,心中一陣暖,將人攬在懷中,道“小花快些長大吧,長大了就能為我分憂了。”
鄭湘靠在姜榕寬闊厚實的胸膛上,道“時間說快也快,五六年的功夫一眨眼就過去了。等東哥的大事落定,我再來操持小花的事情。”
“嗯。”
次日,姜榕叫來中書舍人,命他擬一道冊封三皇子為吳王的圣旨,當日頒布,并名鴻臚寺擇良辰吉日行冊封禮。
姜煊冷不丁地接了旨,他的伴讀曾隱晦提到了封王的事情,只是這兩年朝廷事多,他將其放到一邊,沒想到南方事情一處理完,他就被冊封吳王了,真是意外之喜。
姜煊立馬過來謝恩。鄭湘找借口避開了,宣政殿只有姜榕。姜榕看著文質彬彬的兒子,待他行了禮,讓他起身入座吃茶。
“不知不覺,你已經是大人了,以后封了王,更要謹言慎行,不要墮了皇家的顏面。”姜榕欣慰道。
姜煊不像姜燦那樣黏糊,一向以持重為師長所贊頌。但他聽到父親勉勵的話,內心激動起來,聲音中帶著顫抖道“兒子必當謹遵父皇教誨。”
姜榕見狀笑起來,囑咐宮人上了姜煊愛吃的栗子糕和杏仁豆腐,道“俗話說成家立業,你封了王,相當于立業,也該成家了。”
姜煊聽到這話,垂下頭,不言語。
姜榕一心將自己的經驗傳給兒子,遂繼續道“成親娶妻到底要找個自己喜歡的,你喜歡什么樣的我讓皇后、貴妃以及你娘給你選妃。”
姜煊低聲道“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兒子聽父皇母后母妃的。”
姜榕搖頭道“你這樣不行,萬一她們選的你不喜歡,豈不是委屈了你自己一輩子相處的人,自己喜歡才是正經。”
“你現在小或許不在意這些,等你大了就知道里面的好處了。”
“人活一輩子,關鍵是要舒心。”
姜榕竭力勸說姜煊,說得姜煊混混沌沌又心懷向往。待姜榕口干舌燥,姜煊才吞吞吐吐道“知書達理的吧。”
姜榕拍了一下桌子,贊道“這才對嘛,討婆娘的事不能害羞。”姜煊鬧了個紅臉,可憐他才十二歲,就要面臨這些事。
“父皇,兒子告退了。”姜煊想溜走。
“去吧,今日是你的好日子,放你一天假。”姜榕笑道。姜煊告辭離開,回了臨仙宮。
剛進大門,殿中的宮女寺人跪下喜氣洋洋道“奴婢見過吳王殿下,殿下金安。”
趙德妃從殿內疾步而出,看見兒子,臉上露出笑容,但眼睛卻有水汽,欣慰道“我兒長大了。”
姜煊不禁露出笑容,行禮道“兒子見過母妃。“
“好好好。”趙德妃牽著兒子回到殿內,讓人準備茶水和果點,先是上下打量一番,然而點頭贊道“我兒的風姿越發卓越了。”
姜煊被說得不好意思,忙給母親說了謝恩時父皇說的話了。趙德妃聽到兒子的婚事由皇后做主,眉頭皺起,嘀咕道“她才不會讓你娶個好親呢。”
姜煊沒聽清,叫了幾聲,趙德妃才回神,堅定道“你放心,阿娘定會給你找個好岳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