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嬤嬤從旁提醒了一句,宋夫人抬頭,看到兩個女兒,先對宋婉說了一句“無事”,讓宋婉回去休息,只把宋如留下來,欲言又止,明年就要成婚了,偏出這一檔子事兒,這以后
不久后,宋婉就見宋如換了素色衣裳,似有為中嶺縣子而悲的意思。
月初,宋宣回來,也知道這個消息,安慰了一番宋如“姐姐放心,家中還有我”
許多未盡之語都在不言之中。
宋如擠出一個笑容“我知道,沒什么的。”
這種事兒,免不了壞了宋如的名聲,明明跟宋如沒關系,但肯定有不少人會說她克夫,而她再談婚姻,不是不能談,但肯定會更低了。
宋老爺也關心女兒,安慰兩句之后,卻免不了也帶著點兒悲觀“本說著要讓孩子們回去過年,如今看來,怕是還要再過一陣兒。”
“祖母也是這個意思,讓咱們心中有個數,過兩年,再一起回去便是,就是如兒她唉”
宋夫人一聲輕嘆,兒女婚事,最是難為。
宋如能夠選到這門婚姻,也不知道是跑了多少關系做了多少努力才得到的,那時候宋老爺不過是舉人之身,備選的舉人京中不知道有多少,哪里算得上貴重,這門親事當時看真是千好萬好。
便是宋老爺成了縣令,對這門親也是高攀的意思,可現在看來,怕是太高了,福份不夠。
“我沒什么的。”
宋如低聲說。
她現在的年齡最是尷尬,世家大族,婚約早定,她如今再要選,已經是晚了些,只怕都是別人挑剩下的,再沒什么好人選。
一想到這里,她就再也笑不出來,本想要安慰父母的笑容也顯得僵硬而悲傷。
“姐姐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姐夫的。”
宋婉大約也知道癥結所在,古代女子約定婚姻,早的是娃娃親,普遍的則是十一二歲就定了人選,正式結親過禮還要等到十五六的時候。宋如眼看著就要結婚了,新郎死了,這可真是
往好處想,幸好不是嫁過去有這一遭,不然恐怕真的要被人說成是喪門星了,還有守寡的可能。
現在的情況能好點兒,低調點兒,以后再選一個新郎就是了,男人么,還不多得是
宋如努力表現得不放在心上,可她之后的日子明顯沉寂了很多,沒有以前愛笑了,看得宋婉心里頭也有點兒難過,常常陪伴在她身邊,倒是意外得了宋夫人的好感,得了好幾套頭面。
與此同時,宋婉也在林家有了學籍,林家是林縣丞的家族,乃是本地大族,有專門教女學生的先生,并非女先生,而是白胡子一大把的老先生,原是教導自家女兒學文識字,不至于當個睜眼瞎,管家的賬目都看不明白,后來教出幾個不錯的媳婦子,就出了名,附近一些有門路的都愿意把自家女兒送來附學,分享下教育資源。
宋夫人是縣令夫人,為自家女兒開口附學,總是不能令人拒絕,可是沒想到后來為了陪宋如,宋婉這個學上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索性沒人關注進度,也就讓她混過去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