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有二十幾畝地,這是從搬來周家村后,周家幾代人積累下來的,一開始只有朝廷分給的幾畝,后來存了錢才又買了些好地。
剛搬下來的十來年,村里部分人還是習慣去山上找山貨,許多人家想著反正家里已經有朝廷分的地,自己再買上幾畝,已經夠家里嚼用了。
朝廷雖然一直鼓勵開荒,可周家村能開的荒地全在小舟山上,山上地勢不平,還有各種雜樹,實在難處理,少有人家去費那功夫。
周家先祖一直認為土地才是根,加上周家男人大都勤勞肯干,硬是憑著自己的雙手,在小舟山上沒有人居住的地方,陸陸續續開出了十幾畝荒地。
荒地不用花錢買,頭三年還免稅,三年之后十稅三,周家憑借著地里收成,慢慢成了周家村條件數得上的人家。
其他村民見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才開始在小舟山上找地開荒。
小舟山很大,可周家人二十幾畝地都得費盡心思,每年秋收都跟打仗一樣,實在沒有精力再開其他的荒地了,還有不少地方可以開出來種莊稼。
周家村大幾十戶人家,一窩蜂地上山開荒,小舟山上才能是現在這幅豐收景象。
不過,后面開荒的人家太多,每家每戶也只開出了幾畝,遠遠比不上周家,要不是周家在周家村一貫有威望,且為人熱心豁達,村里有事找周家幫忙,幾乎都能得到助力,不然,就算是團結的周家村民,心里肯定也會生出不少壞心思。
周家想著山上有十幾畝旱地,就把村里靠河的田地整理出來,引水灌溉成了水田,種了十幾畝稻子,這樣能多賣不少錢。
今年已是幾個月沒下雨,就算時不時從河里挑水灌溉,稻田也快干透了,周家決定先將水稻收回家,再去收山上的糧食。
這幾天家家戶戶都忙,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秋收時都使出了渾身的力氣。
謝景行已在稻田里來回跑了無數趟,家里除了周寧和秀姐兒全來了地里忙活。
當然,也有石天生。
謝景行從懷中掏出繡著胖娃娃的手帕,抹了抹額頭的汗,站在稻田里歇了歇,眼睛不由自主地就看向了一直彎著腰割稻子的幾人。
只見陳孝珍左手抓住一把稻桿,右手利落地揮著鐮刀在根部一割,滿滿一捆稻穗便被齊根割了下來,之后隨手就放在了身后。
看著很輕松,謝景行剛開始也這樣以為,周廣德見他好奇便將鐮刀給他試了試。
謝景行這才知道什么叫眼睛學會了,手卻不會。
費盡全力才割了幾捆,最后一刀手上力道不對,鐮刀順著稻桿往上割來,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松了手,差點被劃傷。
陳孝珍本在一邊笑看著他笨拙的動作,見此情形,趕忙讓周廣德把刀拿了回去。
謝景行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干不來這活,被家長們趕著走開了。
不能再做動刀子的活,只能將割下的稻谷抱到田坎上放好,再由石天生趕著馬將成捆的稻穗運走,到河邊一處壓實的平地上。
謝定安和周忠義就在那里,面前擺著谷桶,他們需要不斷使力將稻穗拍打在谷桶上,讓全部稻粒脫下來滾到里面,這是最費力的,就由他們兩個壯年漢子來做。
謝景行只歇了一會兒,又開始來回搬動,他一個人肯定是趕不上其他幾人的速度的,石天生有時也會下稻田里來幫忙,眾人齊心協力,不到一個時辰就收割完了兩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