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定安也覺得這生意可做。
大炎朝糖價貴,寧和鎮只有一家糕點鋪,糕點大多數都需要加糖,賣價不低。
縣城倒是有好幾家,加上縣城有一處大碼頭,南來北往客商多,做各種小生意的攤販不少,里面不乏有一些各家拿手的小糕點,反而比寧河鎮賣得便宜,以往他帶回謝家的零嘴,幾乎都是從縣城買回的。
他也在縣城見過賣醪糟的,醪糟這東西老少咸宜,帶著甜味又有酒味,賣價卻比糖和酒低,生意很是不錯。
周寧不愛酒,他便從沒想過買醪糟回家。
寧和鎮他沒多注意,可縣城賣醪糟的店家不超過一手之數,謝家要是做這門生意,無論是在寧和鎮還是縣城,都能行。
心里計算著,卻不耽誤他抓起周寧的手放在手里,見謝景行轉向他,征詢他的意見,也點了點頭。
謝景行站起身,“宜早不宜遲,趁著天色還早,阿父,我先去鎮上將需要的東西買回來,做出來給大家試試,若是味道好,我們就可以在鎮上支個小攤子賣醪糟,還可以兼著賣些醪糟做的小甜湯。”據他觀察,大炎朝糖價貴,大人小孩吃得少,不少人都愛吃甜的東西。
想到這兒,他心思一轉,既然承諾了嶼哥兒,要做桂花醪糟圓子湯給他,不如就將這個也放到攤子上賣,現在已入深秋,距離入冬不遠,到時候喝一碗熱熱的醪糟湯,整個身體都暖起來,在現代都不乏對其愛不釋手的人,他相信就算是在飲食文化發達的大炎朝,一定也有人能被這一口征服。
醪糟倒是可以用普通的大米做,可要做桂花醪糟圓子湯,就需要買糯米。
既然如此,何不一搭多樣,芝麻、花生小湯圓也可以做起來,這些都是院長當年常做出來給院里孩子們吃的,他們那地界就是愛吃這些小湯圓。
他覺得太膩,更喜歡吃實心的小圓子,可孤兒院里不少小孩都更愛吃有餡的小湯圓。
當然,有愛吃甜的,就有愛吃咸的,臘肉湯圓也可以加上,他不清楚大炎朝有沒有臘肉湯圓,就算有,他也有自信他做的臘肉湯圓不會輸。
這可是在大學城外眾多小飯店里,也能殺出一條血路的鎮店之寶,虧得他長相好,才能在一干勤工儉學的學子中,競爭上崗。
店里老板是一對四十來歲的夫婦,看他做事認真,從不偷奸耍滑,還是第一學府的高材生,也不瞞著,將方子原原本本交給了他。
謝景行只在那店里干了不到一個月,還是趁家教和上課間的空閑時間去做,等他家教口碑上來后,就沒時間再去了。
就算時間短,他做出來的臘肉湯圓,也不比做了幾十年的老板夫婦差。
甜咸皆有,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顧客,而且都不麻煩,只需要先在家里將材料準備好,搓幾個湯圓費不了多少時間。
在心里捋了一遍清單,謝景行準備先去寧河鎮少買點回來,做出來給家里人嘗嘗,如果大家都同意,生意便定下了。
雖然心里想著是先試試,可謝景行覺得大家絕不會拒絕,他只見寧和鎮上有賣面條和包子、饅頭之類,沒見有做湯圓的,獨家生意絕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