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寒門就算乍然富貴,也只是寒門,教養無法與士族相較。
他現在只希望郎君趕緊回來,把小娘子的性子扳回來,不然以后會出大事的。
沈舒目光湛湛看向張綸“阿叔也早有猜測了,是嗎”這是只瞞著她。
“何氏不過沒落士族,何以能指使得動安成王和太子母舅”沈舒盯著張綸,一字一句說出自己的猜測。
何氏沒落地只剩下一個士族名頭了,下次中正定品說不定連士族的名頭都沒了,不然士族女何以會給寒門武將當繼室
張綸現在真是后悔死了,果真說多錯多,他就不該講什么安成王,更不該提什么廣陵太守。
他不該小瞧六歲的孩童,這不就吃了大虧。
“何氏一族還請不動安成王。”張綸只能實話實說,“那個刺字也只是欲蓋彌彰。”
“那為何瞞我”沈舒問道,“只因我年幼”
張綸坦然道“此時自有郎君和皇后為小娘子做主,絕不會讓小娘子吃了悶虧。”
郎君行事穩健,只會在大事上為小娘子謀劃,但依照皇后的脾氣,怕是不會善了。
宮中的孫貴嬪怕是要吃一番苦頭了。
沈舒捂了捂胸口,那里似乎有一絲暖意,但她還是覺得有些不甘心。
她難道一輩子都要靠著別人為自己討公道
“小娘子覺為何覺得是孫貴嬪,而不是何氏”張綸有些好奇,小娘子的反應有些太敏銳了。
即使是他,也是在收到郎君回信和意識到安成王和廣陵太守種種不當之事后才有的反應。
“阿嬸和我說起孫貴嬪為母親請封鄉君不成,而我以幼童之齡受此大封,孫氏應視為大辱吧安成王又不是誰都能指使得動的。”沈舒道,“至于女君,我大兄尚在,還輪不到我這個嫡女擋在前面。”
何氏不敢讓出身陳郡袁氏的高門所出之女喚自己母親,只能讓原主稱呼自己女君。
比起后世的宅斗小說,更為真實的其實兒子是為爭奪家產爭斗,女兒不管是嫡女還是庶女總歸是一副嫁妝的事。
而男子不同,男子能建功立業,所以大部分繼妻更怕的是庶子,而不是嫡女。
相反,原身這個嫡女嫁得越好,日后對何氏孩子的幫助反而越大。
聽到這話,張綸不得不感嘆自家小娘子的聰慧,如此也更值得袁氏培養。
沈舒回答完后,轉而看向袁平,起身一揖“請阿叔助我。”
“小娘子有何事只要仆能辦成的,一定給小娘子辦到。”袁平答應地有些沒底氣,他只希望小娘子別給他出難題。
“吳媼生前所愿,便是死后也能常陪阿娘身邊,我想請阿叔派人幫我將吳媼遷墓至阿娘墓園之側下葬,這也是了卻她生前之愿了。”沈舒拜托道。
這確實是小事一樁,都用不到袁充開口,袁平自己就能應下。
“還有沈氏部曲和無辜慘死的婢子,也請阿叔替我多撫恤他們家人,我可以將食邑俸祿給他們。”沈舒說道。
她也不知道原身有多少錢,但她只希望盡自己所能。
“安撫戰死的部曲家眷,錢財和布帛是有規矩的。沈氏給了他們庇護,讓他們免于徭役、賦稅和災禍,他們為小娘子獻上性命,本就是報恩,小娘子不必太過愧疚。”袁平見沈舒自責傷心太過,安慰道。
可沈舒接受不了袁平的話,什么時候人命這么不值錢了
給口吃的就要求對方理所當然地獻上生命嗎
這個世界的邏輯和她的三觀嚴重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