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這個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
她一方面想向袁充展現自己的聰慧和價值,一方面又要掩蓋自己不是原主的事實,一個受過現代教育的學子和普通的孩子終究不是一人,一下子就露出了馬腳。
特別她來到這個世界后除了開始的殺戮殘酷外,之后的一切稱得上順風順水。親近原主的吳媼和婢女都已死去,讓她不用貼合原主的性情。
她親手殺人,以鄉君之印讓施氏聽命,又在張綸和袁平面前據理力爭,甚至引經據典。
她忘了原主只是一個六歲且無母親教導的幼女。
這些她自以為聰明地舉動其實都是在埋雷
真正聰明的人如袁充,幾句話就能發現她的問題。
指甲掐進肉中,痛感讓沈舒的神經很快平靜下來,她面不改色地道“吳媼給我講過一些,說是阿娘以前講給她聽的。”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疑點都推給死人。
其實推給沈靖才是最合理的,但從袁充的態度看,沈靖顯然沒讀過太多書,所以她只能選擇袁氏和吳媼。
她只能賭一賭了
“你從母1和你阿娘幼時,我確實曾為她們講史。”袁充點點頭,沒有再懷疑。
沈舒也長舒一口氣
她賭對了
一次兩次她可以這樣圓謊,但次數絕對不能多,這樣的破綻她絕不能在出
“等你身子好后便隨我讀書吧。”袁充沒有猶豫,直接定下了此事。
“唯。”沈舒也露出了笑容,脆聲道“阿貞必當用心讀書,不墜阿翁和袁氏清名”
袁充聽到這話果然大笑,不只是被孫女親昵話語哄得開心,更高興的是孫女通機變的同時又有一顆求學上進之心。
不管到了哪個時代,家長都喜歡愛學習的孩子。
沈舒精神緊繃了一天,聽到袁充的大笑,陡然放松下心神,又喝了些赤粱粥,本就疲乏的身子直接昏昏欲睡。
袁充已經很久沒有哄過幼兒了,見孫女雖然依靠在自己身旁,卻不愿直接枕在自己膝上,卻靠著憑幾入睡,手中還握著匕首,不禁嘆道“阿貞心有警惕,即使在我身邊也不得心安”
旁邊的袁平見郎君傷心,趕緊道“小娘子應是被那群流匪嚇到了,心中憂慮,并非是不親近郎君。”
對于袁平的話,袁充垂眉不語,嚇到是一方面,警惕憂懼的性子又是另一方面。
張綸道“不如讓阿施將小娘子抱回內院安置吧”
施氏趕緊上前,想要從袁充身旁接過半睡的沈舒。
但袁充卻擺了擺手道“我親自來。”
說完便親手將沈舒抱在懷中。
袁充深深看了眼懷中一動不動的孫女,并沒有說話,而是繼續向內室走去。
施氏等婢子趕緊跟上,寂靜無聲,一時間只能聽到木屐敲擊地板的響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