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為何要將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比起她,讓袁皇后生下嫡子不是更好嗎
還有就算袁充曾有滅族之禍,可據她所知袁充還有五服之外的陳郡袁氏的族親,袁充是可以過繼子嗣的。
最重要的是,她如果真這么重要,為何在她六歲之前不將她接到身邊照顧
不過,不管這一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沈舒也都適時地表現出一副感動的樣子,撲到袁充懷中。
“我以后孝順阿翁和從母。”沈舒感動道。
袁充拍了拍孫女的后背,然后將話題又拉回來“所以這園子還要嗎”
“當然要”沈舒雙眼亮晶晶地,“長者賜不可辭,阿翁對我最好了。”
看著賣乖的孫女,袁充心情大好。至于孫女的小心思他并不在意,孩子不親,以后總能養熟。
“不過我不懂庶務,阿翁可要派人幫我。”沈舒笑著道。
“那是自然。”袁充笑道,“這些事我以后會慢慢教你。”不管是皇子妃還是太子妃皇后,都要熟悉庶務,他當初沒想過讓長女入宮,所以在這上面松懈了些,以至于后來出了變故,長女封后入宮后吃了不少虧。
在孫女身上,袁充絕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還有性子也是個大問題,他必須好好教。若非在教長女的時候性子沒有及時糾正,何至于她現在還無子
一想到宮中的長女,袁充就腦子大。
他現在都有些猶豫要不要將孫女送進宮陪長女了,他是真怕長女將孫女教成她那個樣子
逛了半日的袁氏莊園,沈舒不得不說袁氏治下的佃戶確實比外面的普通百姓更幸福一些,而且他們是真心感謝袁氏的庇護。
袁氏也并非為富不仁的士族,他們會在災年的免租減租,會發放救濟施粥。
比起做自由民,給袁氏做佃客奴仆,還可以逃脫徭役。
“之前還好,一兩年征一次兵,從去年開始年年征,有時幾個月就要征一回,官吏都跑到家里抓人。”一個侍候沈舒的婢子說著之前的日子,“我阿耶和阿兄為了躲徭役,就在家里挖地窖,等到官吏一上門就跳進去藏起來,這樣他們找不到人就走了”
沈舒想到那個讓自己藏身活下來的矮小的地窖,那應該也是百姓為了躲避徭役挖的吧。
“可自從當了袁氏的佃客后,官府也不敢隨意上門征人了,奴還聽說只要好好做工,成了蔭戶,從此免了徭役,那才是真的好呢。”
聽著充滿期待的話,沈舒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她是該為袁氏的寬待佃戶蔭戶感到高興,還是該為愿意賣身當蔭戶而不愿做自由民感到可悲
南雍的戶籍是不同的,除了普通的自由民外,還有佃戶、蔭戶和流民的區別。佃戶是有戶籍的,背靠大族算是有靠山的,所以官差不敢隨意盤剝,只需要按照朝廷章程納稅服徭役。
蔭戶則是官員的私產,和牲畜土地一樣,沒有人權,所以在官員的庇護下不用納稅服徭役。
流民則是沒有沒有戶籍的普通自由民,是被盤剝最厲害的,甚至會被遣返回原地。
蔭戶不用服徭役,不用交租納稅,聽著很不錯,但實際上蔭戶的命都是主人的,主人打死蔭戶是不犯法的,就和打死畜生一樣。
而如果換成是佃戶和流民,主人則是犯法的,只不過輕重不同而已。
見孫女不說話,反應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樣為袁氏驕傲,袁充打斷了婢子的話“你先下去吧。”
“唯。”婢子不敢多說一句,趕緊低頭退下。
之后袁充又揮退了所有的婢子和仆從,屋內只留下兩人。
袁充看著有些發呆的孫女皺眉“阿貞,想什么呢”
“阿翁,你將這莊子給我,我不是官身也不是士族,可能庇護這里的佃戶和蔭戶”沈舒將自己心中的疑問說了出來,誥封和真正的官員身份可是天差地別。
袁充見沈舒已經想到了這點,很是欣慰“自然能,鄉君雖不是入十八班,但也是封爵之位,依照舊制本就爵比列侯,更何況我來從建康來此之前,太子少傅陸稷向我盛贊你品德高潔,當封縣君。”
十八般是雍帝根據前魏、晉制度改制的官吏等級制度,十八班居首,一般居末。
“縣君”沈舒愣了愣,“太子少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