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充見孫女對林邑國十分感興趣的樣子,笑道“林邑瘴氣極多,且自林邑往南便都是昆侖奴,你若是想要沉香木和玳瑁,阿翁這里有不少,回頭都送到你那里。”
昆侖奴
因為昆侖是黑的意思,之前沈舒也一直以為昆侖奴是前世熟知的黑人,后來當沈舒真正見到昆侖奴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并非遙遠大陸上的另一個種族,而是天竺和再往南的原住民。
因生活在熱帶的關系,他們皮膚黝黑,淪為入侵者的奴隸后被販賣入華夏,這才是真正的昆侖奴。
此時的南雍漢人不說看低昆侖奴,就是對已經入侵中原多年的北魏鮮卑也依舊清高自持。
所以沈舒對袁充的態度并不奇怪,但來自后世的她更清楚開放的重要性。
“阿翁,我覺得吉貝布很好啊,為什么大家都不用”沈舒將自己得到的吉貝布遞給袁充。
聽到這話袁充直接笑了“吉貝是貢品,普通人如何能用”
沈舒這個回答好棒,讓人無法反駁
“為何大家不種吉貝”沈舒繼續道。
袁充笑得更大聲了“阿貞,你可能不知吉貝究竟是何物。在林邑、高昌等地只有王室能穿吉貝布,天竺更是將吉貝看作與絲綢等價售賣。”
之前沈舒知道吉貝在這個世界價格不菲,卻不想會和絲綢等平。
她不知道這中間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后世絲綢的價格可是棉布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都不止。
是產量問題還是紡織技術的問題
可這都不能否定棉花本身的價值。
沒錯,她就是不死心。
見孫女天真,袁充也不打擊孩子,只是提醒道“阿貞,你耕種過嗎種吉貝樹可不是栽下去就行了,你就算找來了吉貝樹,又能將它在南雍種活嗎”
這話說中了沈舒的痛處,她沒種過地,她很小的時候家里就沒地種了,別說種棉花,就是種小麥水稻這些基礎作物她都一竅不通。
所以小說中寫主角一穿越就找到土豆、紅薯和棉花,產量翻倍,讓古代人民都吃飽飯,然后被朝廷賞識,大殺四方的故事好像在她這一步都邁不下去
“那我就讓人將林邑國會種吉貝樹的百姓一起帶來。”沈舒只消沉了一瞬間,就立刻換了思路。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就好了
袁充笑了“隨你吧。”孫女感興趣他也不阻止,種吉貝多小的事,就算不成也不過是費些錢而已。
在袁充這里,孩子執拗也沒關系,讓她撞個南墻自然會回頭。
沈舒高興了。
“阿翁,我想買馬匹和奴隸。”沈舒又道,這個開支很大,她是有封邑但她人在袁家,封邑卻是沈靖給她管著的,所以她要花錢,還是要獲得袁充的同意。
這點其實讓沈舒很受束縛。
“馬匹外面能有什么好馬我已經讓人給你挑了個小馬駒放在建康城外的莊子里,你以后學騎馬可以去那里。”袁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