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真登上了高位,還會不給你阿舅過繼子嗣到時我給你的那點微博家業你還看得上”袁充瞪了孫女一眼,他知道這孩子還記著前段時間他猶豫過繼的事呢。
沈舒露出了更大的笑容“阿翁必會成為第一個呂相。”言下之意,她會成為第一個秦莊襄王。
袁充無奈一笑“你倒是自視甚高。”
“阿翁不覺得我在癡人說夢”沈舒反問,袁充的接受能力也太強了一些。
“南雍正值盛世,陛下圣德賢名,太子朝堂共贊,地位穩固,我何時能有機會”沈舒自己都覺得自己異想天開,她不懂為何袁充會陪著她一起瘋。
若不是她和孫貴嬪血海深仇,和太子不能求同存異,她其實都不太想和太子對上的。
“你知前齊共歷幾載嗎”袁充問。
沈舒搖頭。
袁充道“短短一十四載。”
“前宋呢”袁充又問。
“國祚六十載。”袁充自問自答,“我今歲還未到知天命的年紀,卻已歷三國,龍椅上的帝王換了近十位,只我自己侍奉過的帝王就有四位。”
沈舒這就是活得長的好處嗎
“國祚更迭,改朝換代,再正常不過。”袁充輕哼道,這也是士族自傲的原因,士族存續的時間比王朝長多了。
沈舒明白,這年頭主打的就是流水的王朝。
“陛下確實堪稱一代雄主,可他最致命的缺點就是自負,你知道此次北伐他派了誰為統帥嗎”袁充道。
沈舒知道這點“從母和說過,好像是臨江王為統帥,陸稷為副帥。”她知道這個還是袁皇后諷刺雍帝愛子,連戰功舍不得旁落他人,只留給太子親信。
“臨江王從未領過兵,就是個膏粱紈绔,陸稷做學問理政是一把好手,作戰就是紙上談兵。”袁充道。
“可陛下對此次北伐期望極大,應當不會自取滅亡才對。”讓不懂兵之人領兵是最大的忌諱,雍帝本身就是將帥之才,絕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他是打著自己在建康統帥全局的主意呢,他命令臨川王和陸稷必須按照他制定好的兵略攻城略地,若是戰場有變,則需快馬加鞭送急報入京,他再重新調整兵略送到前方。”
沈舒都驚了。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且兵貴神速”沈舒艱難開口,她一時都不知道雍帝是真圣明還是真昏庸了。
袁充輕笑“你看,六歲幼兒都懂的道理,陛下卻不懂。”
“不,他也不是不懂,他只是不想讓豫州豪族借機壯大,獲得戰功。”袁充對沈舒解釋道,“你不知,陛下得梁雍一州豪族相幫建立帝業,除了宗室他最信任梁雍一州出身的將領,你父親就出身雍州。可豫州刺史陳公則不是,他是豫州豪族,也是僑姓士族,自南遷后陳氏一直經營豫州。”
“陛下伐齊,陳公則的兄長曾領前齊廢帝之命和陛下大戰于豫州城下。后陳氏雖降,但陛下卻棄陳氏不用,以近臣為豫州刺史,但不到一年就被豫州豪族彈劾列罪狀十條,為安撫和安定豫州,陛下只能又讓豫州又讓陳氏子弟任豫州刺史,也就是陳公則。”
沈舒明白了,豫州的豪族都可以不滿帝王派去的刺史把人搞下來,就說明雍帝對地方豪族的控制力真的很弱。
陳氏可降雍帝,日后也可棄雍帝投靠他人
雍帝對陳氏忌憚,陳氏對雍帝也不滿。
“所以此次北伐,陛下不想讓陳氏和豫州豪族借戰功壯大,他遏制豫州豪族,能仰仗的也就只有你阿耶。”袁充道,這也是雍帝一直施恩沈舒和沈靖的原因。
沈舒總結道“大雍皇權脆弱,此次北伐若是大敗,大雍就此傷了根基。”
根基一松,她就有了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