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沈舒還小,她才是幼童之時就能給出一個近乎完整的管理婢仆的架構,這已經完全超出她的預期了。
“我之后還要去彭縣,建縣君府,言娘子建制之時可將北魏女官制參照借鑒。”沈舒道,她不介意學習這個時代的先進思想。
“唯。”言娘子臉上露出了笑意,恭聲應道。
和言娘子說完后,沈舒第二日就起身去了建康城外的莊子。
她精神十分振奮,畢竟馬上就能見到傳聞中的含雷吐火了,為此沈舒起了個大早。
清晨,沈舒起來的時候照例來到佛堂,卻見到楊子野已經早早地跪在了佛堂外。
“主公。”楊子野見到沈舒十分興奮,“主公,這四十二章經我已經會背十余篇了。”
言娘子見到楊子野的時候也有些吃驚,她從未想到沈舒居然養了一個氐族少年,還允許對方讀書。
不過她并未多說什么,默默地站在沈舒身后。
“那今日就不用鄭娘子誦經了,你來吧。”沈舒沒有拒絕楊子野要表現的機會,看了對方一眼,就進入了佛堂。
“多謝小娘子”楊子野大喜。
鄭娘子坐在沈舒對面,這是她第一次沒有為沈舒誦經,而接替她的是門外的氐奴。
少年高亮的聲音吟誦著佛經,雖然還有氐人的異域強調,但已經十分接近南雍官話。比起鄭娘子女子的柔美梵聲,少年將無憂的佛經念出了幾分野性高昂。
等楊子野誦完經,沈舒點點頭道“不錯。”
“多謝主公夸贊。”楊子野大喜。
一旁的鄭娘子見狀,沈舒就率先開口“還要多謝鄭師對子野的教導。”
“小娘子客氣了,我并未教他什么。”鄭娘子搖搖頭,她只是在誦經,楊子野在門外聽而已,她也不想收這樣一個弟子。
沈舒見狀也不再說什么,而是道“既如此,那子野能誦經是何人之功”
楊子野想說是自己聰慧,但見沈舒如此說,只能道“是妙華阿姊悉心教導于我。”
“既如此,你該多感謝妙華阿姊才是。”沈舒看了看楊子野道。
楊子野只能趕緊對李妙華拜謝。
一旁的李妙華將人扶起,然后對沈舒道“小娘子,奴也非教他一人,學堂之中無論男女,年紀大小,只要向學,奴都愿悉心教導。”
“阿翁曾說,為師者應常懷仁人之心,有教無類,阿姊卻是真的做到了。”沈舒將人扶起來。
之后她又對著眾人道“今日起,鄭娘子在此誦經,爾等皆可聽。今日楊子野已學十余篇佛經,爾等若想學也可求學于楊子野,亦可去佛堂求學于妙華。”
“梧桐院中,不拘你是袁氏舊仆還是沈氏家奴,亦或是新買來的婢仆,只要勤學實干,便皆能被委以重用,重賞。”沈舒說完就讓人將兩匹絹和一匹綢緞給了李妙華,又給了楊子野一匹生絹作為獎賞。
下面看著的婢仆皆露出羨慕之色,蠢蠢欲動。
言娘子看著這樣的沈舒,一時間覺得小娘子就該是天生的上位者。
之后沈舒又帶了楊子野和李妙華出門前往莊子。
楊子野跟在犢車后,目光幽深,不知在想什么。
他以為自己在沈舒這里是特殊的,沈舒只讓他一人讀書,現在看來他錯了
沈舒不止讓他讀書,她是讓所有的婢仆都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