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這么想著,也就將告訴了徐顯。
結果徐顯聽后反倒是并沒有很驚奇,反而目露沉思,之后蹙起眉頭對著沈舒問道“小娘子這方子確實可能引爆丹爐,但請恕我多言一句,小娘子要這樣的方子怕不是為了觀賞吧。”
含雷吐火其實更像是一場煙花秀,在沈舒這個后世的人看來這場煙花秀不怎么樣,但在當下的人來看卻是不可多得的神術美景。
沈舒反問道“何以見得”
“小娘子,我沉迷煉丹,這世上的神術多半都與煉丹師有關,便是天師道我也了解頗多。”徐顯說到這賣了個關子,“漢末之時黃巾起義,曾有妖道引雷劈山,這在外人看來神乎其神,可于我等看來也不過是個小方術而已。”
沈舒接話道“引雷劈山和這炸爐之方有異曲同工之妙嗎”
她對黃巾起義的了解不多,只知道張角,后來又有了天師道,即便是南雍也有不少貴族篤信天師道,晉安王妃就是天師道的信徒。
雍帝在佞佛之前,也曾篤信天師道。
只是她對天師道的了解不多,但凡如今和道教扯上關系的,大多都有神乎其神的方術,也就是后世所謂的封建迷信,比如引雷劈山、符水救人,甚至更離奇的還有撒豆成兵。
不管有多少是術士戲法,但如引雷劈山絕對不只是戲法那么簡單,她將其歸結于最早掌握物理化學知識的古人非正常運用。
“我未生在漢末,未見過引雷劈山,但想來也不過是煉丹術數的一種。”徐顯說完后看向沈舒,目光中帶著審視和探究,“若我猜得沒錯,小娘子是想要造火器吧。”
沈舒都驚了“徐翁知道火器”
聽到這話徐顯直接笑了“我怎能不知火器火攻之器不就是火器”
“凡火攻有五:一日火人,二日火積,三日火輜,四日火庫,五日火隊。”徐顯洋洋灑灑,有對沈舒問道,“火攻所用不過草艾、油脂之類,可魏人魚崇在魏略中載陳倉之戰中,魏軍火射連石以拒亮,亮不利而還。”
“這火射連石便是火器的一種。”徐顯接著道,“只不過同小娘子想要的這種火器還不同,小娘子要的更是戰場之上的利器。”
見到徐顯如此明白,沈舒也不隱瞞“徐翁說得對,我就是要這樣一種神兵利刃。”
她不覺得自己找人造炸藥還能瞞住研發者,這造炸藥的徐顯又不是傻子好嗎
“是為沈使君”徐顯連忙問道。
沈舒突然覺得心中憋了一股氣,但嘴角依舊帶著笑意,反問“徐翁覺得呢”
“小娘子真孝女也”徐顯覺得自己猜對了,對著沈舒夸贊道,
沈舒并不是很喜歡這個夸贊,她深吸一口氣壓住心頭的狂躁,對徐顯問道“徐翁可能造這樣的火器”
“這、這”徐顯遲疑了一下,還是道,“我并未造過這樣的火器,但或可一試。”
“徐翁可有把握多久能成”沈舒又問道。
徐顯沒有回答,而是對沈舒道“小娘子剛才說這方子的時候,倒是讓我想起來了三十六水法中記載的一個方子。”
沈舒問道“什么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