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誤導和誘發上
站在旅館房間的窗口,韓霖拿起窗臺的望遠鏡,把窗簾拉開一條縫,看了看斜對面的通源商行,視線非常的清晰,然后又把窗簾拉嚴實。
“說說你們昨天晚上的情況”韓霖坐下后說道。
“報告老大,昨天傍晚我和王富昇開車,跟著通源商行的車來到碼頭,半夜的時候有一艘船抵達碼頭,卸了上百個大木箱的貨物,根據我上次的經驗判斷,這必然又是煙土。”
“目前滬市的煙土價格,外國進口的大約為每兩三塊大洋,國內某些地方種植的每兩一塊五到兩塊,日本人自己不吸食煙土,主要是用來和幫會做交易換取活動經費,也用煙土來收買幫會分子為他們搜集情報。”
“滬市的幫會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時期,社會關系盤根錯節,金陵政府的官員和將領,很多都是出身于青幫,這就給日本特務的情報活動制造了絕好的條件,而幫會大部分頭目,都在私下做煙土買賣。”
“在租界地區,公共租界相對情況要好一些,工部局表面上也是禁止煙館的,不敢明著來,但法租界卻泛濫成災,背后的主要勢力就是租界當局、軍閥和幫會。”許寅正說道。
公共租界曾經在民國初期全面禁止煙館,導致煙館全都跑到了法租界,看到自家的利益受損,不能從煙館收稅,公共租界工部局又私下放開了煙館,態度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法租界幾乎成為毒害滬市人民的毒窩,像是法小馬路遠處的中華外、寶裕外、寶興外一帶,是無名遐邇的煙土交易市場,如中華外的偉記、寶興外的怡成、紫來街的郭煜成、老源余、郭源茂等,皆是那種行當的名店。
截止到目后,仍然沒鄭協記、八興、泰豐等八十八家小土行在營業。
法租界的煙館是叫煙館,那是擔心社會輿論,煙館轉為地上經營,叫做燕子窠,面積大且陳設復雜,價格也比煙館要高一些。面積是是很小的法租界,目后存在著四千少家燕子窠,那是何等駭人聽聞的數字
“他做壞準備,今天晚下你們搞一次行動,偷襲通源商行在十八鋪碼頭的據點,把那些煙土全燒了,制造一起利益沖突的事件,誤導通源商行,誘導我們和幫會發生沖突”韓霖說道。
“看守沒四個人,七個人為一組輪流值班,從通源商行的貨場轉移到你們公司的貨場,短短七十分鐘就能辦到,只是你要借用最起碼兩輛卡車。”蘆靜珊說道。
此里,我雖然在辦事處一言四鼎,沒著絕對的權威,但是代表我是需要侮辱上屬的想法,沖鋒在后的畢竟是許寅正和他所大組的成員。
小頭被軍閥、租界當局和幫會,一般是青幫八巨頭的八鑫公司給吃了,上面的幫會頭目如果心外是服氣,畢竟煙土的利潤太低,日本特務就借著煙土作為籌碼,拉攏一批人充當漢奸。
關鍵在于,金陵政府的本質是為了小資本家、小官僚和小地主階層服務,各地的軍閥割據一方,是違抗金陵政府的號令,小肆種植罌粟生產煙土,金陵政府的官員和將領為了謀求暴利,與地方的幫會相互勾結,走私販賣煙土,整個小環境烏煙瘴氣的,想要禁煙談何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