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又看向宮長慶和老姜,“師傅和老姜叔,還有師娘都得喝,這是補充蛋白質。而且我們天朝人從古至今習慣植物蛋白。喝豆漿其實比喝牛奶更容易吸收。”
四個老家伙聽了這話,全都笑了起來。
看楚向前的目光越發慈祥起來。
吃完早飯,本想幫老太太收拾,但就連宮二都不肯讓他動手,只能和老姜一起,去隔壁問問房子的事。
這家干貨鋪確實不小,只是內地自己都吃不飽,想從內地進各類干貨,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卻了這個最近的貨源,想去東南亞進貨,光是運費,成本就得漲一大截。
至于港島本地,肉食倒是有,可山里的干貨就極少了。
這家老板這才起了,賣掉鋪子,全家人搬去舊金山發展的念頭。
一聽楚向前想買下這棟三層小樓,掌柜的忙請他和老姜坐,自己則急匆匆的往樓上跑。
老姜小聲說道,“剛才那人是這間鋪子主人的大兒子,我就是好幾次聽這小子說,米國舊金山那邊不少開餐廳的人賺到錢。
才和你說,他家有可能賣了這房子。”
楚向前暗暗搖頭,3萬港幣換成美金是7500。
這錢在這年代確實不少了,可去了舊金山后,如果是自家買了門店還好說,要是租門店做生意的話。
三四十年后,甚至都不用到新千年。
僅僅只是8、90年代,對方就會發現,租金會變成吞掉大部分利益的吞金獸。
然后再次發現,自己奮斗了一輩子,最后別說把港島的這棟房子買回來。
連十分之一的價錢都出不起。
這就和80年代里,賣掉四合院出國的人一樣。
楚向前要是把宮二的房子,和相隔的幾間全買下來,建個十幾層的大樓,未來少說也是幾十億港幣。
光是收租,一年隨隨便便都有一兩億。
商談的結果出奇的順利,楚向前既然知道對方大兒子急著去自由米粒堅,當然會殺價。
一路從3萬砍到了2萬8,房子主人,那位已經60多的老頭死活不肯再降了。
楚向前心里大概也知道這價錢已經擠不出水分了。
最后說道,“我也不給港幣了,不如我們以13根10兩的金條成交怎么樣”
此時一根十兩的金條值2080港幣,13根就是27040。
父子倆嘀咕一番,果然和楚向前預料的一樣,只是再討價還價半個小時,就裝作肉疼的樣子答應了。
至于店鋪里的干貨,其實這家人除了臘肉外,已經沒其他的干貨可賣了。
要不然也不會這么急著賣掉房子。
這下反而更適合楚向前。
之后就是請中人,見證人,然后去房管部門過戶。
楚向前這邊自然請一線天,宮二還是有些擔心,讓老姜去請了葉問和幾個認識的人過來做見證。
楚向前自己也沒忘了請律師,而是要請就請大律師行的人。
紛紛擾擾三天,房子總算真正成了他的了。
隨后就是找人過來修修補補,至于重新裝修,楚向前想想就放棄了這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