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在他們看來,第一場戲足以吸引住大部分的觀眾。
要是后面郭振華這個主演不拉胯,等大決戰時,拍的和第一場戲一樣精彩,這部電影想不大賣都難。
郭振華忙保證起來,并且還把自己和洪三寶特訓的事也說了出來。
一群人這才放心下來,光是這態度就值得肯定和期待。
隔天電影繼續拍攝,楚向前也在導演身邊偷學。
那導演也猜到了楚向前的心思,可他是老板,自己不教,有的是導演愿意教,然后趁機當上新電影的導演。
再說,楚向前肯定不會去拍風情片。
而第一部蒲團,就是現在這導演和攝影合作拍出來的。
而那部風情也上映了整整10天,聽說6家電影的票房已經過了20萬,這意思就是說,在港島這邊有將近20萬的人買電影票進了院線觀看。
扣除院線一千一天的包場費用,僅僅只是港島一地,蒲團這10天里已經賺到了14萬純利潤。
加上之前在屯門之類的鄉下試映,賺到的6萬票房,等于這部電影已經純賺20萬。
有了這票房的加持,相信白飯魚白老板的第二部風情電影,肯定還會找自己當導演。
至于導演費,一是拿死工資,二是看老板是否大方。
賺錢了發的獎金,有時候就是工資的好幾倍。
當然,也有老板小氣的很,只肯發工資。
一旦鬧著漲工資,立馬一腳把你踢走。
至于分紅,還是洗洗睡了,夢里什么都有。
楚向前一開始也不理解為什么這種制度下,還有那么多人想進入這行業。
可跟組一天后,發現這時候和未來的港片,就是個流水線作品。
導演、演員和幕后全當自己是打工人,巴不得10天的戲,5天就拍完。好去找另外一個劇組上班。
敷衍的意味很普遍,加上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的半吊子。
什么演技、導演能力,全靠在片場里一點點磨出來,這樣的員工,換成楚向前這個當老板的,也舍不得開高價。
更不可能開高價。
等演員把演技磨煉出來,大部分人已經年過30,演不了主角了。
女演員就更慘。
可說到底,這一行的收入,比社會底層還是要高不少。
否則大家又不是傻子,哪里愿意入這一行。
這也逼著出名的演員,自己拉投資拍戲。
可真正出頭,百不存一,絕大部分都是虧到姥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