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向前哈哈一笑,暗道國人就是靦腆,人家松下、豐田、卡西歐全是創始人的姓氏。
歐美這種情況就更多。
下午3點多,目送一架運輸機帶著400件樣品起飛,楚向前先是給三江水打電話。
讓他收到貨后,找人調試和檢查,等辛格到了港島,先帶著他去花天酒地幾天。
套出話后,再帶他去看這批樣品。
隨后打電話給渣打的人,讓他們調查印度市面上的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和收音機的價格。
最好查到所有品牌的出廠價。
這事對渣打來說并不難,當天晚上就發了份電報給楚向前。
楚向前看完之后,差點驚訝的咬到自己的舌頭。
市面上的自行車居然最便宜的居然只要5英鎊。
好在電報里解釋了,這類自行車基本上都是印度商人用舊貨,重新刷漆組裝的。
而占據了一半市場的是英格蘭的自行車,島國人也占據了差不多3成市場份額。
不用說,英格蘭的肯定最貴,基本上都在15到50英鎊之間。
島國的則是10到20英鎊左右,楚向前立馬決定就按照8英鎊一臺出口。
縫紉機5英鎊。
反倒是手表和收音機賺的最多,就算出口價5英鎊,也能對半賺,也就是足足一倍的純利潤。
看樣子,越是精密的東西,印度人現在越造不出來。
不過也對,天朝現在有紅色北極熊援助的技術,一定程度上手表、收音機的先進程度,不會比歐美和島國人的差。
不對,島國人此時的產品,在全世界就是便宜貨的代名詞。
但要比人工,天朝肯定更低。
而且原材料成本,同樣會比島國低,可惜東西方對壘,天朝的東西很難賣出去。
楚向前默默一算,自行車進貨645英鎊,賣價8英鎊一輛能賺155。
縫紉機進貨325英鎊,能賺175,手表和收音機進貨25英鎊,賣價5英鎊能賺25英鎊。
四萬件全出口到奧里沙邦,純賺83萬英鎊,等于1328港幣。
而印度此時的自行車保有量,按照渣打從印度官方查到的數據是320萬輛。
可相對于60年462億人口來算,市場潛力至少會大十倍。
同時有必要拉上幸格一起做進出口的生意。
甚至有必要的話,自己可以幫他們創建自主品牌,單純幫他們貼牌生產。
然后以此為條件,要求入股幸格等人在印度成立的公司,并且把琳達推到前面。
名義上這個品牌是印度的,但實際上大股東卻是自己。
這一招在南韓就很實用,別看三星的掌舵者是李家,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利潤,全進了華爾街銀行家們的口袋。
幕后股東放棄經營權,換來大量利潤的模式,好像也很適用于印度。
而且楚向前沒忘了1年半后,天朝和阿三的那場沖突。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