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和票自然全是楚向前臨走時給的。
本想說自己有幾件珠寶,但還沒說出口,菲菲就笑著對她說道,“不夠就找我們男人要。又不是不還他。
等我們把東西賣了,肯定能還上。”
港生紅著臉點點頭,愛援立馬找人帶著自己三人去打電話。
不過這年頭的長途可沒那么容易打通,而且楚向前又不是天天住在菲菲家,也不會天天去報社。
最后只能打去柴灣警署找三江水。
這才在晚上時,接到了楚向前打去京城飯店的電話。
電話一接通,菲菲就嘀嘀咕咕的把這兩天的事,全告訴了楚向前。
楚向前默默一算5千件商品平均價格42塊港幣,確實不算貴。
像是四大繡,一件百花圖,少說也能賣出好幾百塊。
龍鳳呈祥木箱,在港島銷售的話,沒三四百港幣想都別想。
要是出口到島國,一兩百美金都沒問題。
還有景泰藍,島國人有一段時間里,瘋狂追捧這東西。
幾十、幾百美金的售價很常見。以至于改革開放后,島國人居然無恥的跑來天朝偷學技術。
不過國內不少東西,港島其實一直都有賣。
就算是特殊10年里,都一直沒中斷過。
楚向前也不提醒菲菲三人,反正每一種也就50件,擺在那里總歸能賣出去。
而且這生意不見得能賺大錢,但做好了,3人一年分好幾萬應該不難。
不對,真做好了,賺大錢真不難。
將來那些個做出口的,多的是億萬身家的人。
80年代初時,賣瓜子花生的瓜子大王,只是一個攤鋪一年都能銷售過百萬,這年頭只要趕上了風口,真的是想不發財都難。
這21萬的貨,楚向前覺得,再怎么著也能賣四五十萬,所以純利潤不是問題,關鍵的還是顧客量和資金運轉的速度。
貨賣的越快越多,才賺的越多。
當然,這事不能一概而論,吃的東西是大宗消耗品。
雕花箱子、刺繡之類的東西卻能用很久。
所以回頭客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客流量,也就是新顧客。
想不斷發展新的客源,這就得往東南亞、南韓、彎彎和島國尋找代理商。
楚向前把自己的想法一說,菲菲、愛援和港生立馬覺得有道理。
暗道還是自家男人,或者大哥看的遠和看的明白。
“我會在渣打一個專用賬戶里,存入100萬港幣。這些錢你們一部分進貨,一部分裝修銅鑼灣的門店。
剩下的留著等確定生意可行后,在九龍那邊買一件大門店做分店。”
菲菲三人大喜,菲菲眼珠子一轉說道,“老公,那我們每人拿10的股份,其他的全給你”
愛援和港生一點問題都沒有,而且一聽就明白,菲菲肯定是想白嫖股份。
在她們倆心里,只是做事就拿到10的股份,已經占了大便宜了。
楚向前本想說不用,但轉念一想,自己要是不當大股東,保不齊將來這三人就會鬧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