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楚向前手里真有很多,個頭、種水都極好的鉆石。
一旦成了鄭雨桐的合作伙伴,每年光是靠售賣幾個、十幾個上品鉆石,就足以讓珠寶為主業的鄭雨桐,不得不越發重視楚向前這個合作伙伴。
至于普通鉆石,全世界就沒缺過,甚至可以說過剩嚴重。
加上楚向前手里的南洋海珠渠道,可以說,鄭雨桐拉他入伙,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獨占了楚向前手里的貨源。
光是不需要和其他人競爭這一條,鄭雨桐給楚向前30新公司的股份,那是一點都不吃虧。
楚向前自然不會白拿,一來也不值多少錢,沒必要將來被人說成,是占了鄭雨桐的便宜。
二來,不出錢,其實需要付出的反而更多。免費的最貴,這道理對楚向前來說不難理解。
不過楚向前也不會白讓鄭雨桐占便宜,鉆石準入許可證,作價20萬英鎊,也就是320萬港幣。
加上鄭雨桐想要南洋海珠獨營權,那每年至少得采購過千萬港幣的海珠。也就是1萬顆12毫米的白色海珠。
或者2千顆14毫米的白色海珠。
當然,也可以組合著采購。
鄭雨桐對此那是一點反對意見都沒有。要是每年還賣不出2千顆,14毫米極品南洋白珠,他也沒臉還要專營權。
至于極品鉆石,楚向前每年有義務,為公司至少3顆以上,價值超過百萬港幣的鉆石。
這玩意說白了,其實就是為周達福提升名氣用的。
鄭雨桐不在乎楚向前的鉆石賣不賣,他只在乎港島和東南亞是否認為,他家的珠寶公司,在極品珠寶上面,能比肩歐美大珠寶公司。
這是很直白的廣告作用。
楚向前對此是一口就答應下來,至于入股周達福,他倒是想,可惜鄭雨桐不可能答應。
而且人家為了保住控制權,那是一直拖到新年的17年后,才真正上市。
可見想入股周達福有多難。
一個不好,說不定就得反目成仇,所以楚向前只能退而求其次。
甚至為了幫鄭雨桐減輕資金壓力,他還主動幫他從渣打那邊貸到1千萬港幣的資金。
雖然不是擔保人,但也算是拿自己的名聲幫鄭雨桐貸款。
這要是不還錢,渣打雖然法律上沒法要求楚向前承擔擔保責任,卻也會損害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名聲。
當然,楚向前一點都不擔心鄭雨桐還不上錢。
這位70年代就已經是港島十大富豪,家族也能進四大,這種人杰,做生意基本沒賠過。
而楚向前幫他拿到貸款,無非是做給港島年輕創業者看。
很多人不缺好點子,不缺能力,缺的往往就是創業金。
此時的老牌四大家族、十大富豪什么的,十年、三十年后,家族影響力雖然一直都在。
但不管是財富還是權柄,全都大打折扣,被新興的家族給取代了。
這也是楚向前為什么不喜歡和他們打交道的原因。
畢竟明知道十年、二十年后,興旺發達起來的會是另外一批人,是個人都會和楚向前一樣,打心里瞧不上現在的港島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