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有了兩三個外孫,再以金丹配方和金家所有家產做條件,求楚向前讓最小的兒子跟著母親姓,就不信楚向前不答應。
而王家父子看宮長慶、陳盛蘭、一線天和老姜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來之前,就有領導專門叮囑過,這院子住的老頭、老太太,個個都是功夫大師。
至于楚向前,反倒沒怎么介紹,只說他是這些個老頭、老太太唯一的傳人。
也是集八卦、形意、八極和洪拳為一體的衣缽傳人。
現在看來,這話一點都沒過,要不然怎么可能這么年輕,就如此厲害
王祖全、王崴父子倆在大內也不是沒見過高手,可和楚向前一比,好像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一時間,父子倆都有了求宮老頭收他們家三代子孫練武的想法。
不求和楚向前一樣厲害,能有成功力,今后在外面闖蕩,也不挨欺負。
不過這事得等到宮二的病真正好了,才能開口。
可惜宮老頭等人早就沒了收徒的打算,而且就算真想收徒,也不得不考慮楚向前的想法。
師兄弟關系在這年代,堪比親兄弟。
楚向前的財富、地位到了這種高度,真不見得就愿意,忽然多個無親無故的師弟。
當然,要是個師妹,如果長的漂亮,大概率會和港生一樣,被他拿下收進房里成屋子人。
要是這樣,宮長慶和陳盛蘭就更沒了收女徒弟的心思。
要不然宮家即便子弟少,卻不是沒有偏支。
陳盛蘭就更不用說,老家那邊同輩堂兄弟姐妹可不少,侄子侄女自然更多,可她就是從沒想過,帶楚向前回老家。
無非是不愿意娘家后輩,看楚向前有錢就纏上他,也不愿意打破老家那邊淳樸風氣。
至于缺糧食和缺錢,陳盛蘭都不用和楚向前說,她自己這一年多里,就寄過不少糧食、魚干回去。
實在缺錢、缺糧,和港生說一句,港生再和薛靜蘭提一提,幾噸糧食隨隨便便就從港島寄回京城交給陳盛蘭這個大姨。
至于錢,港生名義上一個月才2千港幣的零花錢,但她和菲菲、愛媛做進出口生意后,每個月分紅多的時候千,少的時候也有一兩千。
最近更是幾萬、幾萬的分紅,別說養活老家直系三十幾口人,就算再多十倍,對港生來說也不叫事。
而且陳盛蘭都快60了,哪里不懂救急不救窮的道理。
真缺糧到了活不下去,那自然不用說,肯定不能任由親戚餓死。
但當拿她當提款機,來一個她打一個,而港生也是只聽陳盛蘭這個大姨的話。
所以楚向前知道后,也從來都沒管過這事。
不過一線天大概是深感王家的恩情,在王老頭暗示之后,猶豫幾秒忽然說了句,“先跟著我練練看看。
我認真教,孩子要是也認真學,將來即便比不上向前,打個普通人還是沒問題的。
不過,話的先說明白,功夫最忌練成半桶水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