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向前又不缺錢,更不缺物資,之前半個月里,也早就從港島調集了物資過來。
順便把新手村倉庫里不少東西,摻和在里面,跟著火車一起運了過來。
至于3千噸的大米,也早就隨著之前答應鑷老爺子的2萬噸大米和其他肉類、水果,一起抵達了津門港口。
既然不缺白事使用的物資,那宮家和來訪的客人,自然也不會在吃的、用的上面抱怨。
所以喪事很順利,不知不覺頭七就過了。
出殯這天,來參加送葬的人,多到楚向前都感覺咋舌。
當年宮寶森離世,被送回祖墳時,送行隊伍也算豪華。
可也頂多才百來號人。
但這次居然有小一千人,在出殯隊伍兩旁,默默注視著宮二的棺槨。
要不是交通不便,楚向前相信來的人會更多。
畢竟水渠工程,一些地方已經開工了。
甚至還調派了,當年參加奉天水渠工程的兩個團的子弟兵參與。
這效率,那真不是開玩笑,聽說這兩個團,僅僅用了5天,就把所有需要修整的現有水利設施,給梳理和修整了一遍。
接下來就是開挖水渠。
按照部隊里技術員的估算,根本不需要2個月,有30天就足夠了。
大兵團時期,一個團人數最高可達四五千人。
現在嘛,標準人數是三千人。
所以這六千人,加上本來打算召集4千農民同志,最后卻有七八千人自愿參加。
好在楚向前了足足3千噸的大米,再多一倍人,也能吃五六個月。
既然水渠工程已經開工,整個鄉的人,心里確實得感謝宮二。
所以,來送她最后一程,就成了必然。
那情形,不僅宮家偏房激動不已,感覺有面子。
師傅、師娘、一線天、老姜和曾先生,也是眼睛紅紅的。
隨后就在心里感謝著楚向前。
一個人死后,能有這么多人相送,確實是對死者最大的榮耀。
宮二也順利的葬在了宮家祖墳,而且還在宮寶森和他妻子的墓地下首。
楚向前到了此時此刻,眼看著棺槨下葬,這才心里發酸,感覺到宮二是真的離世了。
之前他其實不怎么傷心。
在他潛意識里,還沒意識到自己的生活里,再也不會有宮二這個人出現。
說簡單點,有不少人,至親離世后,一開始雖然也流眼淚,也傷心,但這種傷心很可能是潛意識告訴自己,應該哭、應該傷心。
只有等到葬禮結束,午夜夢里,夢到親人之后,才會悲從心底來。
才能體會到,失去至親那種心悸和懷念。
不知不覺就哭的猶如淚人。
又或者,平日里忽然想起至親,眼淚就抑制不住的流了下來。
楚向前的情況就和這差不多。
此時他才回憶起,當年陪著師傅、師娘初去港島,見到宮二時的點點滴滴。
眼淚忍不住的就流了下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