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過去,隨著50年代巴拿馬運河最大可通行5.25萬噸載重的原因。
3萬噸、5萬噸貨輪的興起,甚至7萬噸都開始出現了。
從成本上來算,勝利輪確實已經面臨著必然被淘汰的局面,但對于東南亞的船運公司來說,這種船還是很適合用在短途海運上。
4000萬港幣買25條勝利輪,等于一條船40萬美元。
比起前幾年包船王以70多萬美元,從歐洲買的十幾年船齡的1.35噸貨船,還要低30萬美元。
小摩根一聽助理的匯報,差點就沒忍住的罵出口。
但他只是和楚向前爭論幾句,就被楚向前一句,自己要是肯用1000萬美元向鎂國各大船塢采購勝利輪。
價格百分百可能比40萬美元還要低。
當然,楚向前真這么做,貨船檢修、后續的質保、保險之類的問題會很麻煩,但這些事對小摩根來說,那就不叫事。
而且就和楚向前說的一樣,小摩根自己知道,財團內部的船運、造船企業自己就有很多艘裝備淘汰,或者已經閑置的貨輪。
這其中數量最大的就是自由輪和勝利輪。
要是楚向前要自由輪,小摩根立馬答應,可勝利輪雖然也要淘汰,但資本家心里,既然勝利輪是自由輪的升級版,那肯定得討價還價。
但小摩根心里也明白,在這個集裝箱開始興起的時代,勝利輪和自由論確實跟不上時代發展了。
所以楚向前也沒打算用即將到手的勝利輪,走遠洋航線。
僅僅只是運輸煤炭、糧食這種大宗商品的話,勝利輪則非常適合。
這種船當年建造和設計的目的,就是散裝運輸大量的糧食、武器彈藥之類的貨物去歐洲。
而且因為幾百艘建造下來,只要是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建造的這種船,不僅技術成熟,質量也非常堅挺。
再用十幾二十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然,用的越久,維護成本也越高。
但楚向前完全可以把維護的事,交給從60年代開始,慢慢興起的南韓造船業。
說不定為了和霓虹搶訂單,南韓的造船公司,愿意只賺10%、甚至更低的利潤,來搶楚向前的船運公司維護單子。
而且南韓在60年代開始,煤炭和低端鋼鐵同樣是他們的出口大項。
楚向前的船運公司,完全可以從天朝運煤炭去島國,再從島國運電器、汽車、摩托車去南韓。
然后從南韓運鋼鐵去天朝,來個閉環,三頭都賺錢。
萬一鎂國或者瑛國因為天朝的煤炭,而找自己的麻煩,那就放棄天朝煤炭。
專門走南韓、島國、港島和天竺路線。
靠著手里的30條勝利輪,一年賺大幾百萬美元,甚至一兩千萬美元就和玩一樣。
所以楚向前直接暗示小摩根,要是他覺得4000萬港幣25條船劃不來。
那自己可以和他額外簽訂,3年內用20匹有資格上拍賣會的純血馬,換30艘勝利輪的合同。
這下不僅小摩根心動了,就連麥克唐納都接話說,這生意他也可以做。
此時第二批次的10匹純血馬,已經報價到730萬美元,也就是說一匹純血馬單價73萬。
一匹馬換1.5艘勝利輪,等于勝利輪的單價差不多49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