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老摳不提大兒子的事了,自然想早點把自家這半年多以來,弄到的古玩賣給楚向前。
對著劉海中打了個眼色,劉海中點點頭,出門回家一趟。
等他提著個帆布袋子回來,就見楚向前正在桌子邊,看著一件件瓷器、銅錢和字畫。
等楚向前看到劉海中拿出來的古玩,只是掃了幾眼,就對兩個大爺刮目相看起來。
不過想想也對,自己和他們倆交易古董都差不多兩年了。
他們倆從自己手里賺到的錢,沒一千也有八百。
再加上糧票或者糧食,價值還得翻倍。
現在京城雖然口糧不缺,但三年困難時期,很多人的家底基本上都給掏空了。
這還是家底豐厚的人家,不少遺老遺少早就把手里的錢和金條,全用來買糧食吃。
撐不下去的,別說古董了,就連家具、鍋碗瓢盆都賣了。
到了去年,糧食問題開始解決后,那些身家豐厚的人家,光剩下古董看著心里也不踏實。
眼看今年開始,古董的價格比過去三四年里,上升了不少,自然會有人趁機出手一部分換成錢,免得又出災荒,沒錢光有古董還得挨餓。
而且既然交易都快2年了,就算是豬,都能找到些渠道,弄來更多更好的古董。
楚向前一件件看過去,很快確定基本上都是真的。
最后伸手拿起來看,腦海里響起提示音,居然沒一件出錯。
可見楚向前現在的眼力,也隨著看過的真東西越來越多,越發的厲害了。
當然,這年代基本上沒人造假,那些看著不對的玩意,很多反倒是清仿唐宋、明仿唐宋的舊東西。
但一百年,幾百年過去,這些仿制品其實也是古董了。
一些宮廷造的仿制品,還已經成了精品、珍品。
當然,造假的人少,不等于沒有。
只要舊玩意一直流入海外,肯定有人造假來忽悠港島和海外的古董商。
但這些東西,基本上不可能出現在普通人手里。
而且要仿,那也是仿制重器。
簡單來說,什么貴,就仿制什么。
否則成本都賺不回來,傻子才做。
一共72件,楚向前只是挑出9件出來,劉海中和閻老摳也不說話。
之前的交易中,但凡被楚向前挑出來的,那都是有問題,或者年代不夠,價格得重新議價。
而楚向前現在也不收那些清末、民幗初年的東西了。
反正不缺金券,那當然是只收好東西。
不過閻老摳和劉海中不干了,再怎么說也是他們花錢買的古玩。
楚向前不收,那他們就得砸在手里。
楚向前想了想就點點頭,確實是自己沒提前和他們說這事。
但下次還拿差玩意給自己,那就別怪自己不講情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