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瑛系、日系、德系、美系都進場,基本上就和天朝90年代,新前年電器城差不多。
這模式在60年代初期,絕對是最新的銷售模式。
賺錢是肯定的,管理得當,肯定能賺大錢。
至于樂言,他倒是真不在乎兄弟的工資比自己高幾倍,反正在他眼里,四千還是1萬,也就那樣。
前幾天親爹得知自己要來船運公司,給楚向前當助理時,就暗示過好好工作學本事,將來闖出名堂會給自己一兩百萬創業。
卻不想兒子才上班兩天,樂家眼里的伯樂,就已經打算進入電器銷售這一行。
可以預見的是,今后像是樂家這種傳統百貨大樓,在港島內,電器銷售額肯定會暴跌。
光是楚向前自己有船運公司,運輸成本低5%到10%,這中間的利潤差距,足以讓楚向前降價打價格戰。
這一瞬間,楚向前甚至覺得,樂言在自己眼里的重要性,隱隱已經比不上凌鋒了。
一個是短期內能幫自己打造出一家連鎖家電城,一個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后,才能成為巨富的潛在幫手。
短期利潤和長遠利潤,一般人肯定選擇看得見、摸得著的短期利潤,但楚向前仔細想想,自己完全可以全要。
電視劇里,樂家的百貨商場,即便沒自己加入這一行和他競爭,也會被其他百貨商場慢慢超越,出現營業額連年下滑,利潤下跌,甚至虧損的情況。
對樂言來說,他家要是沒危機,這家伙想成才還真不容易。
這也算是提前逼著他進步。
楚向前在餐桌上,就讓凌鋒和樂言一起寫一份電器城的計劃書。
兩人先是一愣,隨后凌鋒沒猶豫的就點頭答應。
樂言先是皺眉,隨后臉色一變,但幾十秒后,這家伙最終還是點頭答應。
這一點上,反倒堅定了楚向前培養樂言的信心。
一個沒猶豫就答應,證明在凌鋒眼里,所謂兄弟情不過是工具。
但楚向前也不在乎他是不是白眼狼,職場上忘恩負義的多的是,楚向前這個老板也沒資格阻止員工去創業。
有能力給自己賺錢就行。
員工將來有能力創業了,要么投資對方。要么就成為競爭對手,想盡辦法把這人打下去。
甚至抄襲員工創業后的優秀點子,這么做雖然招人恨,但經營模式可沒法申請專利。
整個商界,從古至今其實都是互相抄襲和模仿。
想指責自己,老子還說,你是我培養出來的,可翅膀硬了,轉頭就和我作對。
是你先不仁不義,老子模仿不過是反擊。
這里面的口水仗有的打了。最后都是不了了之。
而樂言看出電器城對自家百貨商場的威脅,心里卻很快想明白,即便沒有自己,以楚向前的財力,他想進入這一行,根本沒人能阻止。
既然這樣,那還不如加入。
至于保密的問題,楚向前心里知道,這事想保密也保密不了。
自己在電器城這一行最大的優勢,就是資金足夠雄厚,船運公司又能壓低成本。
同行不打價格戰,自己都會主動掀起價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