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兩個都能保住家業和開創新事業,那就賺大了。
這么一想,樂濟民覺得自己不僅不該和楚向前斗,還得幫他一把。
一時得失算的了什么,家族長久的興旺才是贏。
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樂濟民會放棄自家的百匯事業,只要楚向前沒把電器城,開在樂家百貨對面,那就不是生死大敵。
甚至自己提前知道這消息,可以盡可能的籌集更多資金,用來應對競爭。
已經占據了極大優勢。
自己撐下來,肯定會有規模不大的電器門店,和其他經營不算好的百貨商場的同行撐不下去。
同行沒了,自己卻還在,反倒是吃肉的絕佳時機。
畢竟楚向前再厲害,他也只是賣電器。
自己往日用百貨、紡織品、食品專精、專營的方向走,仔細想想,反而和楚向前一個路子。
這么一想,樂濟民甚至期待著楚家電器城開業,然后把百貨行業攪個天翻地覆。
等天色微微亮時,想法很多的樂濟民甚至覺得,自己完全可以主動要求楚向前,把第一家電器城,就開在金鐘軒尼詩道,樂家百貨總店對面。
看似電器銷售確實會受到影響,但等價格大戰結束,干掉樂家總店周圍幾百米內的幾個對手,和中小電器行。
反而能和專營電器的楚家電器城,形成虹吸效應。
買電器的顧客,有可能走幾步路,去對面樂家百貨買衣服、日用品和食品。
反之亦然,兩家不僅不是對手,還是互惠互利的同盟。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撐過價格戰,并且獲得樂家百貨股東們的支持。
否則一切都是白瞎。
樂濟民甚至想過,幫楚向前接觸樂家百貨其他股東,在價格大戰打的最激烈,股東們信心不足時,邀請他入股樂家百貨。
反正買的是其他股東的股份,至于楚向前會不會鳩占鵲巢,奪了樂家的控制權。
樂濟民只是稍微想想,就誤以為楚向前是故意讓樂言回來,告訴自己他想開電器城。
這里面難說楚向前沒有結盟的想法。
他楚向前實力再雄厚,和樂家聯合,也比多一個對手要好。
而想結盟,即便楚向前是強勢一方,也不可能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入股沒問題,甚至楚向前的股份,比占據了百貨連鎖集團28%股權的樂家多,都沒問題。
樂濟民心里很清楚,只要讓楚向前入股百貨集團,即便他只要10%的股份,甚至只有5%的股份。
將來也能靠著資金、人脈,一點點爭奪董事會的控制權。
還不如一開始就白紙黑字寫清楚。
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楚向前得支持樂家管理百貨集團。
這要求要是楚向前知道后,百分百會滿口答應。
反正他不喜歡管理公司具體事務,更沒精力成天盯著百貨集團。
當然,要是集團連年虧損,楚向前不站出來,其他股東也會逼著樂家退位。
只能說,樂濟民確實老了,雖然還有開拓的雄心,但自己知道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