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楚向前拿到這筆錢,不計代價的對恒生發起收購戰,他們這些股東即便聯合起來推高股價,也極難阻止楚向前拿到15.5%的股份。
畢竟股市價高者得,光是那675萬美元,就等于3千萬港幣。
而恒生去年市值最高時,也才1.4億港幣。
現在何家又站在他那邊,只需要從股市里買到10%的股份,再從何家或者其他股東手里買下5.5%。
等他的股份達到34%,即便不是絕對控股,僅僅只是一票否決權,差不多等于控制了董事會。
到時候當初和他作對的股東,百分百會被他趕出董事會。
光是做個有股份,卻沒投票權的股東,對于純粹的投資者來說,問題不大。
可對于一些靠著恒生來籌集資金,用在家族其他生意上的家族來說,光是被楚向前催著還錢,就夠他們頭大了。
即便有股東沒借錢,可一旦家族生意出現變故,要是今后通過恒生獲得資金的支持,那還不如提前把股份賣掉。
免得大筆資金,因為股份而沒套牢在恒生身上。
而且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何家叔侄三人,這時候忽然堅定的站在楚向前這邊,不少股東心里已經猜到,楚向前和何贊元肯定達成了私下里的交易。
要是涉及到金錢交易,還有機會把楚向前和何贊元一起趕出董事局。
但下午開完會,楚向前和何家叔侄三人,一起出現在馬會貴賓席時,身邊還出現了布里奇和9個馬會董事的新聞出現后。
恒生的董事很快猜到,何家很可能會出現馬會董事。
畢竟不管是哪家公司的董事會,投票權都不會出現偶數。
雖然加上楚向前后,人數有13人,但布里奇的一票等于2票,等于一共14票。
這要是投票的話,就會出現7比7的局面。
再增選一人,就成了必然。
果然,楚向前和何贊元被選為新董事的公告,初九這天就見報了。
一時間楚向前和何家在港島的風頭一時無兩。
何家作為港奧兩地幾代人的望族,風頭雖然盛,卻遠不不上白手起家,只用了幾年時間就超過9成99其他家族的楚向前。
好在薛靜蘭初二就讓琳達,把她手里的機動部隊,抽調到山頂周圍負責外圍的安保。
那些想拍楚向前的記者,在市區里隨便拍,但有人要是想偷偷留到山頂。
還沒靠近山頂,在山腰上的路口,就被一身便裝的機動部隊給攔下。
隨后就會有差佬和社團的人,連番的找上門,招呼這些想出名想瘋了的記者。
就連他們任職的報社,都會被消防、稅務、差佬、食品署連番找茬。
有個記者過去做事不干凈,被抓到把柄關進中環警署,等著被起訴后,這股子風波才消停了下來。
楚向前這幾天雖然被報社搞的有些頭疼,卻也沒妨礙他一直親自盯著做空合約的事。
3750萬英鎊的合約,倫敦那邊吃下1100萬,東京則吃下700萬,紐約才吃下400萬后。
楚向前干脆舍棄紐約交易所,把剩下的1550萬的合約,全投放在東京。
三天后,再次成交了1千萬,楚向前這才又把一半的合約投放到倫敦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