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40匹純血馬的專場,來的買家果然又多了起來。
楚向前仔細掃視一圈,就大致知道今天這場的賓客,至少有4百多人。
比起拍賣第一天,汗血馬和阿拉伯馬專場還要多一百多人,可見這年代的馬主,心里還是更認可純血馬。
不過想想也對,汗血馬這幾年的名氣和成績雖然上去了,但整體來說,速度賽還是純血馬的天下。
不僅因為純血馬本身就是專門為速度而培育出來的馬種,數量也比汗血馬多幾百、上千倍。
幾百萬、甚至一兩千萬匹純血馬的保有量,就算是萬中挑一,也有幾百、上千匹有資格和實力奪冠的馬。
四五十年后,全世界純血馬保有量,足足有六千多萬匹,光是這一條,就注定了數量還維持在幾千到1萬匹的汗血馬只能是小眾。
而且這幾年汗血馬被市場歡迎,還是靠著楚向前作弊,給烏騅升級。
這才跑出個英格蘭三冠王,讓汗血馬的價格在幾年內,連番翻倍的往上漲。
說白了,楚向前也只是為了靠著汗血馬多賺錢。
當然,他是天朝人,心里也有汗血馬的情懷。
這才選擇了汗血馬而不是純血馬,作為主要交易對象。
只是這情懷也只維持了兩三年,楚向前這兩年也明白過來,純血馬其實更符合主流,所以一邊買汗血馬的同時。
純血馬和阿拉伯馬同樣沒少上拍。
40匹純血馬的數據如何,早在拍賣會開始之前,大部分的買家就已經在九龍馬場的跑道上,親眼看過馬兒跑400米時的狀態和成績。
所以不用楚向前和拍賣師多廢話,第一匹純血馬被牽著出現在拍賣現場,就有人直接喊價50萬美元。
可惜想撿漏,沒那么容易。
這幾年楚向前手里賣出去的純血馬,在速度賽的比賽中,成績比汗血馬還要好。
去年汗血馬的均價比純血馬還貴,除了烏騅的出現,還因為不少買主,為的是當種馬用。
可去年又出現了一匹在鎂國拿了三冠王的‘勝利者’,今年楚向前賣的這40匹純血馬,想不火爆都難。
所以50萬美元的價格根本嚇不住人,報價很快就攀升到了80萬,超過去年純血馬78萬美元的均價。
不過80萬之后,買家們加價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最后40匹純血馬順利全賣出去,均價107萬美元,比去年純血馬專場的均價都高了7萬。
而4280萬美元的總拍賣金額,也讓楚向前滿意的很。
加上第一天的汗血和阿拉伯馬,今年春季專場,楚向前的120匹馬,一共拍出1.076億美元。
頓時就讓全港轟動起來。
要是下半年的秋季或者冬季專場,也能拍出這金額,楚向前靠著賣馬,全年的營收就有2億多。
換算成港幣的話,剛剛超過10億。
這比9成99港島上市公司的全年營收都高,就算是地產界,算是港島巨無霸一樣的瑛資控股的置地集團,每年的營收也沒10億港幣。
楚向前要是沒記錯的話,73年股災之前,置地收購牛奶公司時,市值才180億港幣。
當年的盈利則只有7億多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