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官窯燒出來后,大部分要么沒燒好,要么不夠好。
最好的選出來,其他的砸掉,那這件瓷器也是藝術品。
年代久了,就是古董。
工匠也是藝術家,也有藝術性,就是和畫家的畫,有很大區別。
所以瓷器難仿制,但一旦仿制的極好,打眼的概率也極大。
很多老資格收藏家,鑒定大師,就是在瓷器上打眼,一輩子的名聲全沒了。
而最容易看出真假的是玉器,而且玉器仿品也最多。
等過了幾十年,電腦和打印技術厲害了,書畫類的題跋也成了重災區。
書畫鑒定很重題跋,這玩意在一幅名畫上,往往十幾個、幾十個。
只要是收藏者,很多都喜歡在畫作上留下自己的印信。
最出名的就是乾隆,后世罵他的也最多,就是因為這位喜歡在名畫上蓋印。
人家是皇帝,還是天朝歷史上,排得上號的皇帝。
接觸到的畫作自然極多。
罵就罵唄,反正他的成在,會隨著那些畫作一直流傳下去。
從這點上來看,人家比誰都聰明。
楚向前正看著油畫時,大壯只用了十幾分鐘,就出現在了鑼鼓巷四合院外。
朝著院子里叫了幾聲。
此時是64年年底了,京城再沒出現缺糧的情況。
即便是三年困難時,京城也沒斷過糧食。
所以這兩年狗狗的數量,也比過去多了一些,不過離泛濫還早著呢。
而且這年代的人,吃香肉的人可不少。
楚向前自己雖然也喜歡狗狗,但他也不會拒絕香肉。
他這種人是實用派,或者說理智偏保守。
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厭惡偷狗的,也不喜歡把狗看的比家人還重要的那種人。
四合院附近的人,對于晚上9點多,有狗叫根本不在意。
不過愛國、愛民和愛秋,對大壯的聲音還是挺熟悉的。
特別是愛秋,小姑娘經常去前門四合院,找嫂子和小侄子玩。
和大壯、紅妞接觸多了,當然屬性它們的叫聲。
只是二嬸直接把她給鎮壓了。
要是楚向前回來了,還帶著兩條狗狗過來,肯定會叫門。
閆老摳對于給楚向前開門,那是積極的很。
這家伙甚至起身出門看了看,見沒人,也沒看到狗,這才嘀咕著回家。
隨后大壯又叫了幾聲,秦淮如這才確定,肯定像以前一樣,讓兩條獵狗中的一條來喊自己的。
賈張氏此時早就不在意媳婦和楚向前的事了。
甚至看在錢和肉干、魚干,還有大米白面的份上,還主動幫她打掩護。
棒梗和小當雖然慢慢大了些,卻一直以為親媽有時候要上夜班。
兩個孩子倒是因為賈家的生活好了,加上這個家,早就是親媽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