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拿到的,居然比手下少,那誰不拼命?
周希元和大兒子對視一眼,心里驚訝的同時,很快就是畏懼,甚至恐懼。
要是楚向前把這模式,實行到自己其他公司里,那公司上上下下,還不嗷嗷叫的幫他擴張?
而且分紅可不是股份。
說到底,員工拿分紅,也不過是分走這家公司一部分的盈利。
股份卻還在老板手里。
隨著公司做大做強,市值的暴漲,最后還老板吃下最大的蛋糕。
不過,凡事都有好壞。
擴張初期,效果絕對杠杠的。
可等到擴張到了極限,就是內訌的開始。
手下那么多功勛卓著的大將,有錢又有人,一旦沒法外擴,那自然是互相攻伐。
否則手下的兵,第一個不答應。
分崩離析的速度,同樣會很嚇人。
元朝是這樣,秦帝國的軍工分爵制度,同樣是這么崩潰了的。
和楚向前告別后,坐在車里的周震才回過神。
嘆息一聲對老爹說道,“爸,我現在開始覺得,牛奶公司被楚向前盯上,實在不是什么好事。
甚至他比置地、怡和加起來都危險。”
周希元點點頭,又搖搖頭,“不答應又能如何,我們阻止不了他的。
萬一他和置地合作,那我們就真擋不住了。”
周震想想了,無奈點點頭。
周希元又說道,“好在楚生還是很重信譽的,而且不管是誰,左右搖擺才是最蠢的。
他再厲害,也得選邊站。
要么是華人圈,要么投靠外國人。
可你看他這幾年的舉動,光是何潮笙、鄭雨桐兩人,就已經說明他早就做出了選擇。”
一說起何潮笙、鄭雨桐,周震那叫一個羨慕。
兩人幾年前,還只是小角色,可僅僅三四年過去,一個身家至少大幾千萬。
一個更是干脆進了億元俱樂部,說出去,不知道羨慕壞多少港奧二代三代。
隨后就想到,自己或者周家的機會,不就在眼前?
楚向前是出了名的不愿意應酬和結交朋友。
但只要他主動接觸的家族或者個人,那就是極度看好,并且向來以合作共贏為準則和目標。
一想到這,周震的呼吸都重了不少。
坐在他身旁的周希元嘴角一笑,要不是楚向前的信譽那么好,自己也不可能這么容易就同意他成為牛奶公司的股東。
當然,最后大概率也攔不住,必然人家手里的現金充沛。
總會有股東,被他給出的報價吸引,賣掉一部分或者全部股份給他。
但事先打招呼,并且取得主人的認可,那是善意收購。
不打招呼搞偷襲,即便做了股東,今后也少不了爭斗。
有選擇的前提下,正常人自然選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