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撬動1億,甚至這三千萬都是貸款。
但這年頭的港島地產,就和天朝九十年代,新千年頭十年一樣,利潤還是很高的。可此時銀行自己都出問題了,必然會催著還款。
有些實力不夠,或者激進的地產公司,可能一兩個月,就扛不住的出現資金斷裂的風險。
這時候要是有人肯接手,只要不賠錢,這些公司都愿意賣項目。
也就是說,實在扛不住的公司,別說5成價格,1塊錢把項目賣給你,他都愿意。
當然,相對的,已經賣出去的房子和貸款,也要你承擔,或者承擔一部分。
但這種開工建設一半,或者剛開工的項目質量如何,楚向前這種外行去查,可就難說了。
葉孝禮稍微想想,就知道這里面的利潤可不小。
何潮笙、鄭雨桐、何贊賢也做過地產,也明白這里面的利潤。
只是風險其實也很大,要不然,那么多工程最后也不會爛尾。
可楚向前持有恒生和渣打大量股份,倆家銀行手上必然有大量的資金收不回來。
和兩家銀行聯手,必然能逼著那些欠錢的公司,以更低的價格賣掉手里的優質資產。
還能幫兩家銀行收回大量的欠款。
錢收回來了,楚向前和其他幾個股東一同擔保,足以讓兩家銀行放心的,把剛收回來的資金,轉頭就貸給明大。
這就是個閉環。
越是房價暴跌,這個球越能在短期內越滾越大。
所以楚向前這個計劃一說完,何贊元何贊賢兄弟倆,看他猶如看財神爺。
要是明大手里持有1億港幣的現金,在此時的情況下,撬動5億、10億的盤子都不難。
僅僅只是趁火打劫,從那些資金短缺的富人手里,低價買下地產,賺一筆差價。
利潤每年可能都有幾千萬。
更關鍵的是,在地產下跌的時期,一家地產公司卻能每年盈利幾千萬,一旦明大上市。
必然會受到無數虧錢,或者拿著錢不敢投資的股民的吹捧。
明大短時間內市值幾億,都不是什么難事。
葉孝禮聽了何家兄弟倆這一番金融上的講解,哪里再有半點猶豫的意思。
立馬主動邀請其他人入股。
大家自然也意識到,楚向前這種模式的威力。
想自己做確實可以,但資金的多寡,決定了這游戲最終的獲益。
而且一想到楚向前今后可能針對自己,再想想楚向前持有的現金,和兩家銀行在背后支持的明大。
一旦成為對手,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楚向前見大家都答應下來,笑著說道,“要是今后明大持有的項目太多,所需要的資金,超過了明大負債的預警線。
那每年賣幾棟大廈給我。
你們都知道的,我在對地產的態度,向來是趨于保守。
喜歡直接買下來出租。
要是項目夠好,明大拿到工程后,轉手賣給我,我出錢請明大幫我建大樓都行。
公司賺錢,我得大樓,一舉兩得。”
這等于楚向前在給明大兜底,大家的信心就更足了。
至于楚向前能吃下多少棟大廈,光是想想他隨隨便便就拿出2千萬英鎊,為恒生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