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就更難了。
見楚向前搖頭,鄒紋懷、何貫昌等人全都皺眉起來。
最后還是白飯魚因為和楚向前關系最好,笑著說道,“阿楚,你要是沒事,干脆自己來演。
反正你不是沒演過戲,而且要論氣勢,阿叔我見過那么多人。
就沒一個比你更有氣勢,和骨子里的強勢。”
鄒紋懷、何貫昌瞬間狂喜,老板這兩年就連好萊塢那邊的環球影業都不怎么在意了。
港島這邊的電影業務,更是讓大夫人帶著律師、會計師,每個月上門查賬。
再這么下去,鄒紋懷、何貫昌都覺得,自己倆再努力,把公司經營的再好,也得不到老板的重視。
在楚家整個生意中,地位那是越來越拖后。
這讓鄒紋懷、何貫昌如何甘心?
至于脫離公司,自己創業,兩人現在根本沒這心思了。
創業一是為了錢,二是為了更好的創作環境,第三嘛,說是為了自己的電影夢,也能說的過去。
但楚向前現在完全放權,兩人反倒壓力山大。
這要是脫離楚氏電影,自己拿自己的錢去冒險,兩人想想就覺得沒底氣和把握。
更別說,出去創業,最后還是得靠著電影院發行。
港島大大小小的電影院確實不少,但市場占有率最多的就是楚向前和白飯魚合伙開的電影院。
第二是南洋的國泰院線。
國泰的陸國華、陸國年兄弟倆,在港島雖然已經有4家電影院,但比起楚氏還差遠了。
而在南洋,楚向前和國泰合作的電影院,已經有18家。
加上和獅城傅家的合作,在獅城、吉隆坡經營的8家電影院,楚向前在南洋的院線整體數量,雖然還排不上號。
畢竟加起來也才26家,但這些電影院所處的地段,絕對是一等一的繁華區域。
港島每年拍出來的電影,基本上都在楚氏和國泰的院線上映。
可以說,國泰和楚氏,一個立足港島,一個立足馬來。
又互相進入對方的勢力圈,相互之間的合作極深,又默契的把控了港島電影在東南亞的發行權。
鄒紋懷和何貫昌出去創業,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會收到院線的打壓。
一部在港島票房能過1百萬的電影,沒了院線支持,能有30萬就不錯了。
在南洋票房能過3百萬,最后可能也就幾十萬。
兩人除非瘋了,才會好好的股東不做,每年5%、3%的總票房分紅不要。
非要跑出去和楚向前打擂臺。
所以白飯魚一說,讓楚向前自己來演高進,那是雙手雙腳贊同。
其他的管理層,還有大小明星們,見總經理和制片主任都附和,那當然是勸老板重出江湖。
愛媛也笑著起哄。
這妮子看過楚向前當初拍的《蛇形刁手》。
對自家大哥在電影中,把主角打的最后只能靠劇情殺,才能贏的劇情,還嘲笑過楚向前一陣子。
當然,愛媛也覺得自家大哥在電影里,帥的一塌糊涂。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