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虛籍玄體虛無道,真龍神統真殺心
寂靜山林,蟲鳥不敢鳴。
陳淵坐于青石之上,閉目感應。
在他泥丸宮中,似虛似實的符篆緩緩旋轉,時而聚合,時而有潰散之象,內里空空蕩蕩,似是虛無,偏又有一點高深莫測、難以測度的氣相。
這是照映陳淵喪氣失格的本質后,誕生的虛無仙籍。
就在剛才,他循著血河天道的本源接引,跨越界膜,化星而落,抵達此處。
“合道飛升,既然合道在前,修士自然是要與道相合,若按著原本的傾向,我飛升到扭曲黑洞中,與洞后的未知邪祟相合,道路相交,哪怕心智再是堅定,時間一長,都難免受到影響,著實兇險。此番借魔頭之助改換門庭,來到此界,卻與天道并無聯系,只在中途得了天道法則的加持,窺見玄機感悟,這融道、合道的過程,似乎并不存在,也不知是何緣故,可有隱患。”
“此處靈氣充沛,鳥蟲皆有靈性,萬物欣欣向榮,山中神道隱現,洞府若存,一看就是神圣顯化之地,說是靈仙之界,倒也妥帖,就是不知到底有多少仙人,又是什么時局環境,是宗門掌控諸多王朝,還是越過凡俗王朝,執掌各處。”
“除此之外,此番打開界域,飛升辟膜,穿梭兩界的時候,似有幾道微弱氣息,趁勢從我的飛升縫隙中鉆了進來,當時我感悟天道玄妙,心意正濃,不愿分念,那幾道氣息之主也沒有敵意,匆忙掩飾,順勢都走了,便就此放過,也不知是什么人,居然能想到這等偷渡之法。”
想著想著,他漸漸沉浸在穿梭兩界時天道加持的感悟中,隱約生出明悟。
“天道之中蘊含法則,許多術法與大部分神通,就是接引了一縷法則,方有諸多神奇,但涉表不及里,只用了皮毛。今我飛升成仙,元神授籍,能直接感悟天道法則,下一步的提升,大概是將這種種法則與自身相合,塑造自己的道路,除此之外”
他那坐于泥丸宮深處的元神,往前一抓,將似虛似實、聚散不定的仙籍符篆吸攝過去,融合為一,當即通體泛起琉璃光輝。
頓時,一股與天地萬物相合、與過去未來相依的感覺自心底升騰,琉璃元神大放光芒,不僅照映識海,更延伸全身各處,通透變幻。
陳淵心念一動,就有虛無氣息延伸周圍,籠罩周圍十丈之地,其內氣運不存、命格錯亂、時空扭曲、生死變幻
“飛升之后的第一個境界,指仙錄稱之為融道,能借仙籍之力,撐開一個小乾坤。此乃心相殿堂與心相映射結合,化虛為實,不再依附于洞天天地,而是將一片天地切割出來,內里自有一套法則,這個法則就是修士的本質、修士的道”
對天道法則的領悟,不僅填補了陳淵對更高道路的領悟,也開拓了思緒,令他抓住了冥冥中的一絲玄奧。
“小乾坤依托于仙人而生,仙人離開,或者收攏,也就消失了,卻會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如那魔境遺跡等地,大概就是例子。但對尋常的融道仙來說,飛升時合于某個天道,小乾坤便不能徹底割裂,只能退而求其次,將小乾坤的范圍再縮小,將獨立于天道的法則化作神通,這就是仙道大神通,或者說心相法則大神通本質是濃縮到極點的小乾坤”
念頭一起,陳淵周圍的虛無小乾坤陡然擴張,轉眼的功夫,覆蓋了大片山脈,觸動了山中地脈,有神道氣息自山體深處涌出。
念頭再轉,陳淵又將那小世界收歸于身,沉靜于泥丸宮中,化作一顆斑斕種子。
“以我現在的境界,最多將小世界張開到直徑百里,持續一盞茶的時間。范圍越小,消耗越少。話說回來,這山好生廣闊、多變,既有神道氣息,又有仙道飄渺,處處有陰司痕跡,更有諸多妖邪鬼魅氣息,可謂豐富至極,比之洞虛的山脈要復雜得多。”
他抬頭南望,目光所及,有兩道濃郁紫氣沖霄,如鋪蓋翻滾,罩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