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入劫
卻說那佛子名喚“巴思”,并非中土人士,乃是毗鄰北極的小國王子,得授了佛法,以一國香火供奉,修成佛門念力法身。
巴思施展神通,又輾轉了好幾處傳送陣,方來到雷音凈土。
雷音凈土看守山門是兩大天王,一個叫做七寶,一個叫做浮屠。
兩大天王認得巴思,聽到巴思來意。
七寶天王開口“琉璃王佛出關,正和自在王佛論經,且等一等。”
巴思聽到琉璃王佛出關,不禁驚喜。
原來琉璃王佛已經閉關三千六百年,這次出關,不知道修成了何等神通。有琉璃王佛在,佛門面對道門,底氣自然更足。
凈土之中,自在王佛指著缺了一葉的金蓮愁眉不展,
“世人都以為我的過去身輸給了鉤沉,實則大謬。當初那朵黑蓮,我事后推算,發現并非鉤沉之物,而是另有其人。如今金蓮不得圓滿,再對上元辰,勢必落在下風。”
他們這等存在象征,手中寶物的重要性,甚至還勝過修持的神通。
因為寶物產生的劣勢,在關鍵時刻,絕對會影響勝負。
琉璃王佛“師弟,你過去身步入中土那一步,已然入劫。哎,現在若是越陷越深,將來怕是我也護不得你。”
自在王佛沉默片刻,緩緩道“師兄,我不入劫,豈不是眼睜睜看著他們得逞,屆時你我會被道門壓制,永世難以翻身。不爭一定會輸,爭了還有一線勝機。”
琉璃王佛不由默然,良久之后,“既然身處劫中,說這些也于事無補。這劫數確實當了卻。看來伱此番是不得不離開雷音凈土,引那元辰入劫。”
這一量劫,道門三尊原本是莊家,推出周清當打手,但西方二圣、妖祖怎么會甘心。
當了莊家,只會立于不敗之地,更可以說,只是小賺和大賺的區別。
大家均是此界頂層,哪有這么容易讓你占盡好處
自在王佛入劫,無論輸贏,都打算將道門三尊之一拖下水。而琉璃王佛到底老辣果斷,直接點名要拖元辰下水。
自在王佛略作思索,便明白引元辰入劫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玉潢這賊道姑面冷心狠,果斷讓自己的嫡傳若木走到前臺,一旦有殺劫沾染玉潢,立時可以推出若木去應殺劫,如此仍可置身量劫之外,而且借著若木,插手量劫之事。
至于靈諦,始終不沾是非,老謀神算,看似無為,實則不見兔子不撒鷹,很難迫其入局。
而元辰,由于萬年前闖入雷音凈土,與自在王佛斗法一番,因果早早結下,如今正好借著量劫,了結因果。
何況,元辰在中土道門中,支脈最多。
現今鉤沉集合中土道門各脈,實則就是拉元辰下水。
不然的話,各脈就會被周清拿去硬送。
等于裹挾人質,由不得元辰不接招。
自在王佛道“道兄此言大善,既如此,貧僧降下法旨,讓巴思帶回去,不日便將法駕白骨城,渡化眾生。”
他過去身稱貧道,而現在身則是順應當世,稱貧僧。
至于巴思,以他和琉璃王佛的神通,早知前因后果。
琉璃王佛“善,此行之前,當助師弟一臂之力。”
他伸指朝著自在王佛的金蓮一點,隨即有鐘聲響起,悠悠蕩蕩,仿佛一下子來到開天辟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