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王府都要靠他,兒子都有了的人,怎得突然幼稚起來
他正要邁步跟上,就覺得腳上一沉,竟沒抬起腿來。
低頭一看,二公子趙琰正坐在他鞋上,牢牢抱著他的小腿,并親熱地喊道“爹爹、爹爹”
一向沉穩老成的管家一陣頭痛。
果然是親生的
禮部尚書李成茂,年逾七十,頭發、胡子都白了。
他是打算在禮部尚書這個位置上養老退休的。京中之前便流行一句話,叫做“耳聾的尚書、啞巴的侍郎”說的就是的李成茂、盧瑞麟二位。
盧瑞麟是皇帝御用的相師,見誰都是笑三分,但你想打聽事兒,他就和那啞巴一樣嘴嚴除非拿金子來撬。
這李成茂是年紀大了,耳聾眼花,尤其這耳力差得厲害三句話里兩句聽不清,除非說話的是皇帝。
有這二位坐鎮,禮部基本相當于混日子的衙門,快比御廚房清閑了。
李成茂一把老骨頭,萬沒想到皇帝不知從哪兒又把他想起來了。
北胡使團進京,竟真要跟個擺設一樣的禮部來張羅。
自打禮部侍郎盧瑞麟因“謀逆”之罪株連九族,李成茂就聾得更厲害了。聾到對禮部的事都不聞不問,今天才第一次與新上任的禮部侍郎見面。
他模模糊糊地看見一個高大身影從外頭走進來,便顫顫巍巍地道“趙大人真是龍行虎步英姿勃發”
那人扶了他一把,“卑職姓鄧,是二爺身邊護衛。”
鄧瑜轉過身,這才讓出后面的趙疆來。
李成茂老態龍鐘地佝僂著身子,對趙疆道“鄧大人龍行虎步真是英姿勃發”
趙疆托著他一邊身子,讓他坐下了,自己才坐。
“李大人何事”
李成茂并不在意他這與上峰毫不客氣的態度,顫顫巍巍地道“我是奉皇命而來”
北胡使團不日抵達,同文館已經做了一番準備,日日都有人來同趙疆匯報。
趙疆也便日日都一封折子報給李成茂。
北胡人要來京城的消息已經在京中不脛而走,連老百姓都知道了,這位李老大人卻像才聽說一樣,一邊抖著胡子,一邊顫聲道“這這乃是二十余年不曾見的景象了”
二十余年前,正是趙英一戰成名的時候。
那個時候,當今的陛下不是太子,更遑論登基。
北胡進京來朝,大殿之上,先皇親自賜婚,將最疼愛的妹妹嫁與鎮北王世子。
趙英雄姿勃發,名動京師,正是鮮花著錦,春風得意。
戰勝北胡,圣上輟朝三日,京城處處張燈掛彩,堪比年節。待賜婚的圣旨一下,京城百姓更是人人歡騰,仿佛有喜事的是自己家一樣,聽說世子愛喝北地的桑子酒,大小酒鋪爭著釀酒,京郊的山上遍植桑子,街頭巷尾孩童們都在玩“世子擊北胡”的游戲。
又到成親那日,公主下降,紅妝十里,萬人空巷。
少年將軍和天家公主的事編成歌兒,從茶館到酒樓,人人都會唱那么幾句。
如今。如今皇帝不是當初的皇帝,世子也不是當年的世子了。
年老的李成茂仿佛沉浸在當年那熱烈的盛世里,不知今夕何夕。
過了好久,他才如夢初醒地道“陛下命趙大人在北胡使團入京之日親自主持”
他說幾個字就要喝口茶,歇口氣,讓人覺得聲音大點他這把老骨頭就要散架。
鄧瑜站在趙疆身后,聽清了李成茂話中的意思,登時臉色一沉。
讓鎮北王府的繼承人操持使團入京,已是匪夷所思,現如今竟然要二爺親自去迎接什么勞什子使團簡直是天方夜譚,欺人太甚
就在鄧瑜怒火熊熊的時候,趙疆反而笑了。
他講話十分親切,“這點事,何必勞煩李大人親自同我來說”
“趙某必讓北胡來客”他語氣一頓,輕飄飄,陰森森地吐出幾個字來。
“賓至如如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