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剛這個建議明顯贏得了學生們積極的響應。
沒有伴奏,沒有麥克風,戴剛拿出自己的手機,打開錄像,鏡頭對著學生們。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渴望變成天使”
“歌謠的歌謠,藏著童話的影子”
“孩子的孩子,該飛往哪去”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唱道,將心中那即將離別的不舍用歌聲傳達出來。
清脆悅耳的歌聲回響在整個班級內,快樂、悲傷、不舍這些情感化作一個個音符,跳躍著、舞動著,宣泄他們的青春和情緒。
“當某天,你若聽見”
“有人在說那些奇怪的語言”
“當某天,你若看見,滿街的本子都是學樂先”
唱著唱著,李華的眼圈也紅了,眼淚頑皮地從眼睛里蹦出來。
這時,他才認識到原來自己認為枯燥的三年卻是那么的豐富多彩,那么的珍貴。
一個個微不足道的記憶片段在腦海里浮現。
“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趕緊交作業啦誰還沒有交作業”
“今晚一起開嘿啊”
“全年級最吵的就是你們了”
“考試前一定要認真檢查,不要馬虎大意”
這些話語,伴隨著熟悉的記憶一一呈現眼前。
曾經他們是畢業季的看客,現在他們成了主角。
可惜時光不可追,過去的終將成為過去,離別的終將離別。
唱到了最后,學生們幾乎哭成了一片。
女生們彼此擁抱,眼淚汪汪地往下掉。
戴剛也是眼圈微紅,怎么說呢,畢竟他帶了這些學生三年,三年內的相處,早已經當成了自己的孩子。
但是孩子終將長大高飛,能做的只能為他們祈福。
錄完像后,戴剛最后對著學生們祝福道
“無論接下來的風雨怎么大,怎么狂,希望你們不懼艱險,不怕磨煉,愿你們前程似錦,
總之一句話黑暗臨前,不要害怕、不要哭泣、一路前行”
話音一落,班級里就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這掌聲是學生們發自內心情感的真實表達。
不是那種每天周一在操場上聽校長講話昏昏欲睡卻不得不中途要被動的掌聲,而是學子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的掌聲。
這掌聲不僅僅是獻給他們最愛的班主任,同時也獻給他們自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