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實驗室
許黎、李默、徐華三人在里面分工配合,并讓幾個從紫光那邊挖來的研究員打下手,對納米壓印機進行最后的技術攻關。
納米壓印機,是接下來鎮壓和布局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重器,一旦研制出來,將繞過希望那些技術壁壘,不用受其壓制。
先前,制造芯片一般都是要有光刻機才能搞,要是納米壓印機出來,就有了第二個選擇。
而國家方面也會全力支持,到時候就算是徹底打破這方面的壟斷,這些丑惡嘴臉的西方資本到時候會喪尸東方這一大片市場。
畢竟有了性能更好,缺點更少的納米壓印機,誰還買光刻機啊
目前許黎和三人已經解決了材料和精密零件的問題。
本來精密零件需要特殊的加工的精密零件,才能完成組建納米壓印機。
但是想要從外國進口這類精密零件,代價也是昂貴的,但還好搭上了上面的關系,才讓這方面的壓力小了一些。
“校長,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是否進行測試”
李默一臉鄭重地說道。
現在納米壓印機的樣機已經研制出來了,但是性能方面還是需要測試一番,一番測試通過,那么就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多出一個制造芯片的手段。
“開始測試吧”
許黎回道,同時小小白全力加強校園網絡防御,還讓小黑加強實驗室周邊的相關情況,一旦發現異常人員立即處理。
現在可是最為關鍵的測試階段,絕對不能去不能受任何人的干擾,否則將前功盡棄
“所有人停下手中工作,即將開展測試,請各自回到自己的崗位上準備操作”
隨后,許黎開始指揮起來,研究人員們既緊張又興奮。
“啟動測試吧”
很快,在測試實驗室內,一個看起來四四方方的機器上面的指示燈亮了起來,開始進入準備狀態。
“開始投放材料,開始進行流片。”
測試階段主要是測試納米壓印機是否能夠正常運行以及試生產。
這次的流片主要是流片幾十片10納米射頻芯片,本來這款納米壓印機是準備設計成14納米芯片工藝的,但是許黎發現有改進的空間,便和李默多花了一些時間,將其提升到了10納米工藝。
既然能夠提升到十納米工藝,那么還不如索性搞定,這樣也能夠占據更大的優勢。
前段時間三桑集團推出了三納米工藝芯片,讓不少人為之一震。
但是這種三納米工藝是有水分的,其實就是7n,而良品率也是令人堪憂。
現在很多芯片廠商公布的7納米、納米其實不過是在在玩文字數字游戲。
像牙膏廠的命名才是準確的。
如果按照對等關系的話,應該是這樣三桑4納米泰積電7納米牙膏廠的10納米。
如果不是業內人士的話,很容易被這些廠商和所謂的自媒體誤導。
而許黎研制的這個納米壓印機在命名上卻是跟以前牙膏廠使用的納米叔命名一樣。
而接下來就看他們這款10納米芯片的晶體管密度了。
晶體管密度越大,意味著能夠放入的晶體管越大,說明能夠集成性能越高。
但是想要提升晶體管密度的難度可是不小的。
幾片特殊制成的八寸硅片經過清洗、烘干、鍍膜、打磨、清洗的流程后才正式比送入納米壓印機中。
經過三個小時,一批芯片終于新鮮出爐。
這幾十塊芯片被技術人員們小心翼翼地拿到檢測室進行檢測,許黎和李默也連忙跟了上去。
檢測室內投入十分緊張的檢測工作,一共分為五人共同對這些芯片進行檢測。
許黎能夠從電腦上面看到檢測成功和失敗的芯片數據。
不合格的芯片基本都是一樣的,而合格的則被劃分為優品、良品、合格品三大類。
從電腦數據顯示看,不合格率達,合格率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