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紫薇半導體的發布會”
高嵐從幕后走上了舞臺,穿著一身正裝。
聚光燈也紛紛打在她身上,攝像師大哥們已經將鏡頭對準了。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掌聲過后,高嵐這次開口道
“謝謝各位觀眾,在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前,我這里有一些前話需要介紹一下。”
“大家應該都知道芯片的制造設備光刻機吧,這是工業明珠上的一個皇冠,在今天的半導體領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光刻法。”
“在半導體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器件的特征尺寸越來越小,光刻工藝也變得越發復雜,而這也導致了下一代光刻技術的成本不斷增加。追求特征尺寸的縮小,就需要減小曝光波長。
在比duv和euv更先進的下一代光刻技術中,電子束光刻已被證明有非常高的分辨率,但其生產效率太低。”
聽到這個,臺下的眾人頓時集中精神起來。
“但是在以前,也有科學家提出其他制造芯片的方法,比如冰刻法。”
“這種方法術需要在零下140度完成,周圍環境要相對真空,而且它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那就是對于環境的污染為零。”
這種方法雖然好,但是其條件比光刻機還要苛刻,甚至成本更好,目前學術科研界都不是很看好。
“再者就是納米壓印技術,這個技術早在上個世紀年代末被一位華裔科學家周云所提出,有別于傳統的光刻技術,納米壓印將模具上的圖形直接轉移到襯底上,從而達到量產化的目的”
高嵐簡單介紹了一下這個納米壓印技術。
“而今天我們紫薇半導體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成功地將世界上第一臺能夠制造真正意義上的10納米芯片的納米壓印機研制出來了,它就是飛星一號”
話音一落,大熒幕頓時就出現了飛星一號10納米壓印機的圖像。
從圖像上看,這臺納米壓印機長得方方正正的,披上銀白色的涂裝,還有紫薇半導體獨特的o。
但是它的內部結構跟光刻機的完全不同,不過內部結構并沒有顯示出來,這也是為了保密所需。
“飛星一號,整個機身重達10噸,主要以納米壓印技術為主,同時結合重明鳥光學的光學系統進行輔助,以再者,我們還加上白澤公司的白澤操作系統,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只要進行語音即可下達并完成操作指令”
“天啊我們做到了”
“法克他們居然研制除了代替光刻機的設備1”
“這怎么可能”
現場驚呼聲不斷,就連坐在前排的一眾大老都是心神震蕩。
“世紀之初,當時的芯片制程工藝嚴格遵守摩爾定律,主要是130納米,而過了十多年后才發展到22納米,接著就是現在芯片制造工藝才步入7納米時代,這才是目前芯片工藝的真實狀況,而那些所謂的納米甚至3納米,不過是在命名上玩文字游戲罷了,甚至這些工藝都可能是在10納米技術改良而來,
而今天我們將嚴格遵守摩爾定律,以實際的工藝技術命名回歸真實”
說這個的時候,鏡頭對著三桑、泰機電以及鷹特爾這些芯片大廠代表掃了一下,頓時讓他們尷尬不已。
因為這玩文字游戲的正是從三桑開始的。
本來鷹特爾也算老實本分,但后來也是被帶壞了。
“哈哈哈你們看到三桑代表的臉色了沒那叫一個難看啊”
“三桑代表不帶這么揭短的”
觀眾們歡快的評論在直播間里走起。
“那請問高總,貴公司的納米壓印機是否采取了丑國技術或阿斯麥的一些精尖技術或設備”